第五章 質的飛躍(1 / 3)

大巴山脈,西接秦嶺,東連巫峽,雄奇險峻,天下知名。山中道路又陡又狹,深溝巨壑,隨處可見;其驚險之處,真個飛鳥難度,猿猱駐足,以李太白之曠達,行經此地,也不禁長歎:“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時近九月,空氣冷冽,秋的蕭索,在大巴山脈演繹得淋漓盡致。滿山遍野的金黃樹葉,隨風四下亂飛,往日裏漫天飛舞的燕雀,紛紛南飛。隻有幾隻老鴰還在林子裏,尋覓沒被秋霜湮滅的秋蟲。

崇山峻嶺之中,但見一條鳥道,上依絕壁,下臨深穀,若有若無,蜿蜒向南。一陣山風呼嘯而過,掀起崖上枯藤,露出三個班駁的暗紅大字:“神仙度”。

其時空山寂寂,鳥息蟲偃,泉流無聲。遙遙傳來人語,落在這空山之中,顯得分外清晰。隻見得一孩童,麵如滿月,眉清目秀,麵目蒼白,然而臉上所表現出的表情卻不是這麼大點的孩子該有的,一臉的冷峻與堅毅。此子正式一下消失了幾年的的蕭寒。

山中的日子是平靜的,雖然有時候也會有一些微風吹過,留下點點波紋,但仍然難以在這平靜的湖麵掀起什麼波浪。

這一天正是農曆八月十五,月亮已經如小姑娘般羞答答地露出了她潔白無瑕的臉龐,正在慢慢地爬上樹梢;蕭寒獨自坐在一塊大石頭上,一動不動地盯著遠方,嘴裏一遍又一遍地輕吟著這一首小令,他手裏緊緊地握著的寶劍也在風中輕輕地顫抖,像是能夠感應到主人此時的心情似的,他的臉色在不聽地變幻著,時而憤怒,時而淒婉,眼睛裏也滿是抑鬱,似是有莫大的心事無法達成,也無法宣泄。

蕭寒依舊是每天以練功為主。平時也抽點時間來讀讀書,他的師娘寧語惜本來就是知書達理文武雙全之人,在她的教導之下,蕭寒也文武兼修,並且還深深地愛上了書本,每天都要看看書才睡得著覺,他也通過書本知道了許多英雄人物的故事,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唉!”想到幾年前的那場慘禍,想到父母慘死在自己的麵前,蕭寒不禁淚流滿麵,幾天來,他小小的心靈一直都承受著這普通人難以承受的痛苦,始終得不到解脫,他終日都是拚命地練功,用汗水來迫使自己暫時忘記痛苦,他也知道人在江湖之中,隻有擁有強大的力量才能夠保護自己不被別人欺負,所以就連母親臨死前都不忘寫下遺篇告誡他,江湖險惡。

其實在他的心底還有一種深深的遺憾和愧疚,當初自己要是能夠幫上父母一把手,而不是成為一個包袱的話,也許父母就不會慘死;雖然當時他不過是一個年僅七歲的小孩子,但他仍然對此耿耿於懷。

每每想到這些,蕭寒都會更加拚命地練功,從白天到黑夜,他的努力,他的拚命,有時候就連師父師娘看了都擔心他的身體會吃不消,但他一直都對力量有著極大的渴望,他不想以後有人再在他的身邊傷害他的親人、朋友,而這最好的保證就是力量!

蕭寒的努力,再加上他本來就是一個極其聰明的孩子,他的悟性之高甚至超過了他的父母以及師父師娘等人,幾年來,他把師父師娘的武功都練到得純熟無比,內功修為也有了師父的五層功力,武德名揚天下的“天霜劍法”和“霹雷掌”他也練到了六七層火候,師娘寧語惜一身出神入化的暗器工夫也有了六七層火候,再加上家傳的“雷鳴劍法”,蕭寒此時的工夫比之同輩一輩也是隻高不低。

蕭寒身兼兩家之長,“天霜劍法”和“雷鳴劍法”都是江湖中一等一的絕技,加上兩家所特有的內功心法做根基,此時的蕭寒早已經是弟子中的一流好手,作為“掌劍雙絕”的弟子,雖然他一直都是住在山上,並沒有涉足江湖半步,但在江湖後起之秀之中,蕭寒依舊有很有聽聞,他平時不大愛說話,更不喜歡與別人交流,知道他深淺的人是少之又少,就連大多數的師弟師妹都隻知道自己那孤僻的師兄武功很高,至於到底有多高,也隻知道反正還沒有師父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