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說書(1 / 2)

紀元153年,實屬‘景帝’年間。八月下旬,宮內、南花園。帝正寵李妃。朝會不赴。

內臣小龜子稟報天子:入春以來,民生見好。洪澇旱害略有不強,平天下大吉,歲民平安。天子龍顏大悅,大宴群臣。頻寵後宮眾妃。

靖遠帝,民間多稱之為‘景帝’。景帝龍庚四十有四,登基大寶不到五年光景。政績不算很好,現今也算保留住了上代先皇留下來的局麵。帝都之外的局麵就不是內居深宮裏景帝所想的了。

人心叵測,漢水依舊長流不複。萬物順時長青枯老。

漢江浩蕩,東進日日夜無窮盡的從天安城心流過,把整一個豁大的天安城一分兩半。東流入汾海(內陸湖泊),江畔兩邊是一排一排的梧桐,葉子闊大的如火燒一般。此時雖是夏末臨秋之際,但那城外的稻田麥地卻已金黃累累。果實爍爍,斜陽映照,微風輕撩。更增添了幾分蕭索的初秋味道。

天安城。天朝帝都,是皇朝的經濟、政治中心。作為皇朝首都,交通分支四路八麵。城東有皇朝內陸河最大的深水港口,這裏每天有來往著各國不同膚色的商人遊人停落行去。同時也有很多各色各異貨物在這裏交易。城西有皇朝最大的馬匹畜牧交易集市,安南馱象、泰東高驢、塞北戰馬駱駝、西域紅血寶馬犛牛等各種可以為人類服務的畜牧在這裏都可以買得到,前提是隻要你有錢。城南整一片是雄偉浩大的皇宮建築群,這裏就是全國真正的政治中心---馹朝皇宮。城北是居民手工業區,這裏住著的大多是國都居民。還有往來的各色人群,達官貴人們也多居於城北。治安秩序井然,初略看去還真有那麼番景榮之治的興相。殊不知奸臣當道,帝貪戀美色,好安逸厭理事。

自入夏以來,邊境番王各不落後,招兵洗馬。兵戈相見日益頻繁,朝中勇人誌士多貶外州之地。朝裏日番事無大小,均有奸悍之臣把理,平靜繁衍了數十年的大皇朝好像也不安寂寞了。

邊疆悍馬征戈,血塵淚舞,帝都夜夜笙歌,琴簫帛畫。正是馹朝‘天子’拜宮郝景上位以來的真實寫照。拜宮郝景,馹朝第四代天子。紀元149年繼承大統,帝號‘靖遠’,外番王多稱之‘景帝’。久而久之,老百姓們也跟著聲喊景帝。‘靖遠’之號少人聽聞。

皇城北郊外二十多裏,近離帝都,有一叫‘紅楓村’的小村莊。說小那是相對帝都來說的,這要是放到邊遠山區或是戰火繚繞的邊疆裏去也算的一個不小的城鎮規模。村前村後的野草普生滿地,雖是夏末。但也開始變黃。列陽猶在,但是歲月的流失卻停留不住腳步。村如其名,村口那一古楓,伴隨著臨秋的微風,樹枝搖曳,往往在遠處看去就如一團烈火在燃燒。近了就可看到樹枝紅葉在搖晃閃爍爍,枝葉蔓延的還算寬闊。蔭涼周圍一大片。樹根下圍繞著一大群人,男女老少皆有,大家都靜靜的垂首在聽一略顯蒼態的歌聲唱《漢唐仙俠傳--九鼎》裏麵經常出現的歌語‘南仙劍、北神龍、東魔魂、西密宗。仙劍匕首變渾天、神龍擺尾洑水蓋。魔魂靈念千麵孔、密宗手印萬蓮花。’那說話的聲音停頓之後,咳嗽了幾聲。再接著傳出話音“上回啊,我們說到南仙劍的傳人納蘭裘為報師仇大鬧北海神龍宮,納蘭裘最後失敗被一神秘少年所救。那神秘少年究竟是誰呢?這一回啊,老樵就給大家說說這神秘的少年究竟是何方神聖。說到這個神秘少年呐,他可是大有來頭呢。”說完這句話,那聲音又頓住了。就見一頭頂稀疏白發的人蹲坐在楓樹根下的大師椅上眯著眼睛看向周圍的聽客。下顎處的幾根胡子隨風抖動。眼角邊的魚尾紋淺淺集現,黑烏斑點分布兩邊老臉,映襯了此人年齡不小,老漢一個。老漢的聲音這一停,下麵的人們就等耐不住了。一個個豎起耳朵,伸長頸脖。平平細小的眼瞪的大大的。等看著那眯眼老漢。

“誒,那少年有什麼大來頭哦,先生。您就別吊我們胃口了,快說說那神秘少年究竟是何方神聖啊。”那老漢不說話,下麵的人就鬧開了,大家都小聲的議論開來。突然,一個小夥子翻開自己前麵的一位比他矮半截的孩子,急切的朝那說書人不滿的哼道。

“是呀,先生。您老就別吊我們胃口了。我家媳婦的心肺氣踹,可別給你老吊幾句胃口給急出上病來啦。快說說那少年是哪一門派的高人呀。”另外一個青年扶著身邊一妙齡少婦打扮的姑娘,有點氣惱的接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