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萊梅城之中血流成河的時候,不萊梅之外的各大勢力也在緊鑼密鼓地行動著。
位於不萊梅南麵的卡塞爾,本是萊茵開國皇帝羅德曼的發跡之地,鎮守在那裏的是克洛維的兒子卡塞爾侯爵德瑞克,他聯合了同樣對雅尼克、查爾斯不滿的法蘭克人聖路易和匈牙利人皮爾曼,討伐雅尼克。
這時軟禁了威爾斯的雅尼克為了徹底消滅萊茵皇族的殘餘力量,假托神諭,改國號為條頓帝國,原來在萊茵朝中任職的大小官員一萬多人,紛紛逃往卡塞爾,表示對雅尼克的反對。以德瑞克為首的維護萊茵的集團與不萊梅雅尼克的條頓帝國形成對抗,整個德意誌完全處於軍閥割據局麵,原來駐守在各個據點的萊茵將軍們各自擁兵數萬,都不再聽從雅尼克的命令。
雅尼克這時大概體會到了坐在火山口的滋味,麵對對手林立的局麵,他隻好選擇離不萊梅城最近的據守寧堡(今不萊梅東南)的紮爾西開刀。
被監禁的威爾斯皇帝利用雅尼克、查爾斯出征之機,密派侍者帶著他的書信召據守奧爾登堡(今不萊梅西北)的將軍切諾威乘虛襲擊不萊梅。不料這亂世年頭皇宮內侍也靠不住,他向雅尼克、查爾斯告發了此事。雅尼克與查爾斯迅速回兵不萊梅,殺了威爾斯皇帝。同時被殺的還有克洛維的子孫二十餘人,不萊梅城裏所餘的克洛維一族盡數被誅。
(克洛維當初盡滅羅德曼的子孫,而這回他自己的子孫又被雅尼克斬殺殆盡,克洛維以恐怖的殺戮開始,他的結局竟也歸於殺戮,這種巧合可不是巧合,而是真實的曆史。)
克洛維家族被解決了,下麵就是討論誰來當皇帝的問題。大臣們推舉雅尼克為帝,雅尼克當然要表演一番,他先是“固讓查爾斯”,查爾斯則以死請求雅尼克即位。
雅尼克想了想,又說:“我們這些人以前都是薩克森人,如今薩克森皇族尚存,不如大家各自做些貴族、城主,迎接薩克森皇帝還都柏林,你們看怎麼樣?”
有個名叫哈倫的內務官馬上拍馬屁,說:“陛下聖明賢德,本應登基,薩克森皇室衰微已有多年,那些抱頭鼠竄逃到意大利的貴族哪裏能統治陛下您這樣的英雄呢?”
雅尼克終於顯出得意之情,笑著說:“哈倫真是個識天命知時務的人啊。”
於是他改國號為勃蘭登堡帝國,不久,他重新恢複他的本名貝克爾,這個政權便是貝氏帝國。貝克爾封“親密戰友”查爾斯為萊茵親王,但很快又變臉除掉了查爾斯和他的三個兒子,做起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羅德曼後裔的最後一脈,卡塞爾的德瑞克得到貝克爾稱帝的消息,便就地自立為萊茵皇帝,蠻人所據的公國都表示支持德瑞克,特別是能征善戰的匈牙利人皮爾曼。德瑞克手下正缺這樣的人才,便大力提拔皮爾曼,封他為匈牙利公爵,又任命他的兒子布雷達為帝國將軍、士瓦本男爵。
然而有皮爾曼他自己的打算,他想回到匈牙利人的發源地奧地利地區,以圖進一步的發展,但他碰上了有同樣想法,同以奧地利為發源地的日耳曼人領袖聖路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