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突破僵化思維方式易溝通

大象能用鼻子輕鬆地將一噸重的行李抬起來,但我們在看馬戲表演時卻發現,這麼巨大的動物,卻安靜地被拴在一個小木樁上。

因為它們自幼小無力時開始,就被沉重的鐵鏈拴在無法挪動的鐵樁上,當時不管它用多大的力氣去拉,這鐵樁對幼象而言,是太沉重的東西,當然動也動不了。不久,幼象長大,氣力也增加,但隻要身邊有樁,它總是不敢妄動。

這就是成見。成長後的象,可以輕易將鐵鏈拉斷,但因幼時的經驗一直存留至長大,它習慣地認為(錯覺)“絕對拉不斷”,所以不再去拉扯。從人類來看也是如此——雖被賦予稱為“頭腦”(無限能力)的最強大的武器,但因自以為不用武器,於是徒然浪費“寶物”,實是愚蠢的人類——那麼,你又如何呢?由此可知,不隻是動物,人類也因未排除“固定觀念”的偏差想法,隻能以常識性、否定性的眼光來看事物,自以為是地認為“我沒有那樣的才能”,終於白白浪費掉大好良機。除了這種靜止地看待自己的形而上學的錯誤,用僵化和固定的觀點認識外界的事物有時也會帶來危害。比如,通常我們都知道,海水是不能飲用的,可是如果抱定了這種認識,也可能犯下嚴重的錯誤。

一次,一艘遠洋海輪不幸觸礁,沉沒在汪洋大海裏,幸存下來的9位船員拚死登上一座孤島,才得以幸存下來。

但接下來的情形更加糟糕,島上除了石頭,還是石頭,沒有任何可以用來充饑的東西,更為要命的是,在烈日的暴曬下,每個人口渴得冒煙,水成為最珍貴的東西。

盡管四周是水——海水,可誰都知道,海水又苦又澀又成,根本不能用來解渴。現在9個人惟一的生存希望是老天爺下雨或別的過往船隻發現他們。

等啊等,沒有任何下雨的跡象,除了海水還是一望無邊的海水,沒有任何船隻經過這個死一般寂靜的島。漸漸地,9個遇難的船員8個支撐不下去了,他們紛紛渴死在孤島。

當最後一位船員快要渴死的時候,他實在忍受不住地撲進海水裏,“咕嘟咕嘟”地喝了一肚子。船員喝完海水,一點兒覺不出海水的苦澀味,相反覺得這海水又甘又甜,非常解渴。他想:也許這是自己渴死前的幻覺吧。便靜靜地躺在島上,等著死神的降臨。

他睡了一覺,醒來後發現自己還活著,船員非常奇怪,於是他每天靠喝這島邊的海水度日,終於等來了救援的船隻。

人們化驗這水發現,這兒由於有地下泉水的不斷翻湧,所以海水實際上全是可口的泉水。

與僵化的思想相比,值得提倡的是“明智的藐視”。明智的藐視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特征,那就是:不顧你不能或無法做的情形,無論如何都去幹。這能使一個人去完成近乎不可能的事情。例如,有一個人新進入一家公司做銷售,他沒有銷售的經驗,甚至對銷售業一無所知,好在對於他一無所知的事實他自己並不知道,而且受到了一些人的鼓勵。結果是,他做得很好,以至於在銷售方麵負責了整個公司的業務。不知道自己不能做的這個事實而做了,並成功了,也許這可以說是為什麼有的人成為了傑出的銷售家的原由,而有的人卻不敢去做。

眾所周知,大黃蜂無法飛行。科學已經充分證明了大黃蜂無法飛行。它的體重太沉,而翅膀又太輕。從氣體動力方麵來說,它飛行是不可能的。然而大黃蜂不知道這樣的事實——所以它飛了。

亨利·福特是一位最了不起的人。直到40歲,他的生意才獲得成功。他沒有受過多少正規的教育。建立了他的事業王國之後,他的目光轉向了製造八缸引擎。他把設計人員召集到一起說:“先生們,我需要你們造一個八缸引擎。”這些聰明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工程師們深諳數學、物理、工程學,他們知道什麼是可做的,什麼是行不通的。他們以一種寬容的態度看著福特,好似在說:“讓我們遷就一下這位老人吧,怎麼說他都是老板嘛。”他們非常耐心地向福特解釋說八缸引擎在經濟方麵考慮是多麼不合適,並解釋了為什麼不合適。福特並不聽取,隻是一味強調:“先生們,我必須擁有八缸引擎——請你們造一個。”

工程師們心不在焉地幹了一段時間後向福特彙報:“我們越來越覺得造八缸引擎是不可能的事了。”然而,福特先生可不是輕易被說服的人,他堅持說:“先生們,我必須有一個八缸引擎——讓我們加快速度去做吧。”於是,工程師們再次行動了。這次,他們比以前工作努力一些了,時間花多了,也投入了更多的資金。但他們對福特的彙報與上次一樣:“先生,八缸引擎的製造完全不可能。”

然而對於福特,這位用裝配線、每天5美元薪水、T型與A型改良了工業的人的字典裏,根本不存在“不可能”之說。亨利·福特炯炯有神地注視大家說:“先生們,你們不了解,我必須有八缸引擎,你們要為我做一個,現在就做吧。”

猜猜接下來如何?他們製造出了八缸引擎。這是因為有一個人做到了明智的藐視:不知道什麼事是不能做的,因此做成了。我們每天都可以發現這種情況,是不是?一個人認為他不能——因此做不了;一個人認為他能——因此做成了。這種成功的過程實際說明了,僵化的思維實際妨礙了溝通。

58.開拓思維和溝通渠道

牛津大學的幾何學大師道奇森和維多利亞女王有一個極富典型性的故事可以揭示習慣思維的陷阱。

有一年,道奇森和三個小女孩在泰晤士河裏劃船,他認為和小女孩們交流最好的辦法隻能是講講故事。於是,他啟動他慣於嚴謹思維的腦袋,發揮出色的想像力,編了一個童話。後來他把這個童話寫成書,以劉易斯·卡羅爾的筆名出版,立刻轟動全英國,那本書就是著名的童話經典《艾麗絲漫遊奇景記》。當維多利亞女王看了這本書以後,深深地被吸引了,急不可耐地叫侍從通知道奇森,她希望看到他的全部作品。不久,道奇森親自送去幾卷自己的著作,令維多利亞女王麵紅耳赤,因為他送去的全是關於幾何學的學術著作。

女王掉進習慣的陷阱了,她依照常識以為童話傑作的作家另外的著作一定也是童話。這就是習慣思維產生的障礙。

習慣性思維是指對於一個問題,隻從單一方向、單一角度,僵化地、習慣性地進行思維。這種思維方式剛好與發散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特性相抵觸,不利於創造力的發揮,應該加以克服。

(1)關係固定化

實際上,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聯係的,發生著各種各樣聯係,而且聯係形式是網絡化的形式,而不是單一線條的形式。也就是說,一事物總是與多種事物發生關係、聯係在一起,而不是隻與單一事物發生關係、聯係在一起。但是,由於日常生活工作經驗常使人們習慣地把一事物與另一事物的關係固定下來,久而久之,思維時常認為這一事物隻與那一事物有關係、有聯係,而忽略這一事物與其他事物的關係和聯係,影響、阻礙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