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IBMpc漢字信息處理簡介(一)(2 / 3)

漢字整字鍵盤允許一鍵一個漢字,操作極為簡便,直觀,無需記憶漢字的編碼,但由於盤麵字數很多,非熟練人員查找比較困難。不過,平常在輸入少量信息時,整字鍵盤還是相當方便的。

請用戶注意,漢字整字鍵盤可與的一個串行口相接,對微機的原鍵盤輸入程序作簡單修改之後即可完成其連接。

7.漢字識別

隨著技術的發展,更為理想的漢字輸入設備,是利用漢字識別技術能直接閱讀漢字的漢字I:漢字光學字符閱讀器印刷體漢字的閱讀設備已實用化,手寫體漢字的閱讀裝置在開發。由於這些設備價格昂貴,一般不與之類的微型機連接使用。

我國已研究了數百種編碼方案,並從中優選出十餘種,但大多數還不完全理想,當前漢字輸入的問題仍是影響漢字係統普及應用的關鍵問題之一。

三、漢字顯示與漢字字模庫

1.的漢字顯示

漢字顯示的實現是微機漢字係統的重要環節,也是技術上較為複雜的一個部分。但使用的彩色圖形顯示控製卡和彩色顯示器即可較為簡單地實現漢字顯示的功能。

從鍵盤進入主機的各種漢字編碼,首先由鍵盤處理軟件變換成機內統一的漢字內碼,並保存在主存儲器的顯示文本區內。然而,兩字節的內碼並不是該漢字本身的字形點陣。如前所述,一個漢字的字形通常要用32個字節的二進製數據來表示,所以還必須根據內碼向漢字字模庫中檢索出該漢字的點陣數據。接著,在顯示驅動程序的控製下,這些點陣數據被送到位於彩色圖形顯示控製卡上的顯示存儲器中,它的每一位二進製數據與顯示屏幕上的一個點相對應。這樣,在控製下,顯示存儲器中的點陣數據順次整屏讀出,每秒重複60次,於是就可以在'顯示器上穩定地看到該漢字了。

2.漢字字模庫與漢卡

必須指出,漢字顯示的屏幕特性直接取決於原機器的圖形顯示能力。由於屏幕上顯示一行漢字需占用16行掃描線,加上漢字行間距占2行,共占18行。而12放在圖形模可時最多隻能允許顯示200行,故一共隻能顯示11行漢字。

當然,這種顯示並不理想,一是因為滿屏隻有440個漢字,顯示的信息量太少;二是行數隻能是西文顯示的一半,不少西文處理軟件(如表格軟件等)在改為用中文方式運行時將麵目全非。

字模庫是駐留在主存儲器中的。由於從05存儲器芯片所保存的信息在斷電後即自行消失,因此在每次開機加電時,需要從軟盤或硬盤上把字模庫加載到主存儲器的字模庫區域中去。這樣的漢字字模庫稱為軟字庫。軟字庫的實現較為簡單,不需要對原機作任何硬件方麵的改動,是一種頗受歡迎的字模庫建立方式。顯然,由於漢字字模庫容量很大個16X16漢字的字模庫約需占用256X2主存儲區,在進入漢字工作模式時,需化費一定的字庫加載時間,用戶可使用的存儲空間也大為減小。因此,用軟字庫工作的機,要求主存儲器大於384X3,一般要求有512X8的主存,才能提供有效的漢字作業區域。字模庫在主存儲器空間的位置,其中為顯示存儲器區域。

使用軟字庫雖然比較靈活,但畢竟不太方便,而且字庫在內存中還占據了隨機存儲器空間,另外隨機存儲器比隻讀存儲器貴些,因此,實現漢字庫的另一種做法是使用或城芯片製成漢字字模庫卡(俗稱漢卡或中文卡),把它插入的擴充槽中,即可代替方案中的字庫的工作,這就是硬字庫方案。由於硬字庫的容量較大,或者不占用主存空間,因此通常把它安排在另一個存儲空間內。

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及從芯片集成度大大提高價格也相應降低。硬字庫的方案顯然比軟字庫更吸引人。

一般硬字庫采用電路寫入漢字字模。從芯片的選擇是製作漢卡的關鍵。當前可采用的芯片及用其組成漢卡(整字點陣字庫方式)時所需的用量。

四、漢字打印

前麵介紹了漢字的顯示,而漢字信息處理的另一個環節就是打印。由於用戶對漢字輸出文本質量的要求不同,再加上係統可配接的打印機種類繁多,性能不一,所以漢字打印輸出的實現是比較複雜的。但在機上實現漢字打印輸出不需要增加或修改硬件。

1.漢字打印原理

需要打印的漢字文本預先送入主存的打印緩衝區。打印輸出時,再從緩衝區逐個取出漢字內碼(兩字節),根據漢字內碼,檢索程序從漢字字模庫中取出漢字點陣數據,放入主存的字模緩衝區內。供打印用的漢字字模庫有兩種:一種是與漢字顯示公用的點陣漢字字模庫,另一種是放置在硬盤中的點陣漢字字模庫。後者能使正式文本打印時獲得高質量的打印結果

漢字緩衝區中存放的字模數據並不能直接送出打印,這是因為漢字字模的點陣數據是橫向排列的,而提供打印機針頭的信息卻需要按縱向排列。所以必須再對字模數據進行變換,組織成打印機按圖形方式工作時所需要的數據格式,這個任務是由字模數據變換程序來完成的。經過變換後的字模數據,再通過打印卡送至打印機去。打印機內有一個打印數據緩4器,漢字字模數據在這裏依次存放,直到一行打印信息全部到齊,再啟動打印機開始打印。牝時,打印頭橫向移動,變換後的字模數據驅動打印針電磁鐵,於是縱向排列的打印針頭就擊打色帶,從而在紙上印出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