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秸稈輕質保溫砌塊
將秸稈切割、破碎後再對植物表麵進行改性處理,再與水泥、粉煤灰或礦渣、水、減水劑混合,經攪拌、加壓成型、脫模養護後製成砌塊。秸稈輕質保溫砌塊也可用廢棄的秸稈粉末或鋸末為輕質原料(占總體積65%~70%),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為夾芯保溫材料,以改性鎂質水泥為膠凝材料,按一定材料配合比製成。此類秸稈保溫砌塊具有自重輕、強度高、抗衝擊、防火、防水、隔聲、無毒、節能、保溫等特點,並可增加建築物使用麵積,加快施工速度。該板材可廣泛用於內外牆,目前北方地區保溫材料純陶粒砌塊售價在320元/m3左右,聚苯乙烯複合砌塊售價在340元/m3左右,而秸稈輕質保溫砌塊的售價僅220元/m3左右,大大低於目前市場上其他保溫牆體材料,其保溫和節能效果卻明顯高於其他保溫牆體材料,並可綜合利用農業廢棄物和工業廢渣等,因此尤其適用於北方寒冷地區的外牆。
3.沉砂淤泥牆體材料
用淤泥替代傳統的原材料生產環保型新型牆體材料(主要是燒結多孔磚)的處理工藝和生產工藝,並在實際建設中應用,可以減少因堆放淤泥的耕地占用,避免和減少磚瓦企業對農田的取土破壞,是變廢為寶的有效處理方法,對資源循環利用、保護耕地資源和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淤泥是由山體岩層自然風化和地表上隨雨水衝刷及江湖水運動時夾帶的泥沙,流經河湖而多年沉積的礦物質。其化學成分及礦物組成多數與一般黏土(泥)、泥岩、黏土質岩相似。從礦物組成來看主要是以高嶺土為主,其次是石英、長石及鐵質,有機質含量較少。淤泥的顆粒大多數在80um以下,並含有粗屑垃圾及細砂,塑性指數均低於8。淤泥化學成分含量隨分布而異,同一水域隨水源流域不同,而有一定的差異。
淤泥比較實際經濟的用途是用於開發人造輕集料(淤泥陶粒)及製品。用人造輕集料作骨料的輕集料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強度,無堿集料反應,可廣泛在建築物的梁、柱及橋麵板上使用。用人造輕集料加工生產的混凝土內外牆板、樓板、砌塊具有隔熱保溫、隔聲的功能,是建築節能的主要材料。
4.再生骨料混凝土空心節能砌塊
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城區改造和新城區建設的工程量也在高速增長。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建築垃圾的大量產生,不僅給城市環境帶來極大危害,而且為處理和堆放這些建築垃圾需要占用大量寶貴的土地。
將建築垃圾(如拆除舊房形成的碎磚、碎混凝土、碎瓷磚、碎石材等和新建築工地上的廢棄混凝土、砂漿等各種建築廢棄物)製成再生集料,然後和膠凝材料、外加劑、水等通過攪拌、加壓振動成型、養護便可製成再生骨料混凝土新型牆體材料,可廣泛應用於各種建築目的。
建築垃圾雖然比較容易被破碎,但在破碎的同時也會產生很多粉狀物。如果粒徑小於0.15mm的粉狀物太多(超過20%),將影響製品的物理機械性能。為避免破碎後粒徑單一和粉狀物料過多問題,采用了模仿人工敲擊的錘式破碎技術,通過調整出料口篩網間距達到控製再生集料顆粒級配的目的。
由於再生骨料具有孔隙率大、吸水率高的特點,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設計的再生混凝土坍落度降低,為了獲得比較理想的坍落度必須增加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因此在現有正在研究的各種再生骨料混凝土新型牆材中,利用再生骨料生產混凝土空心砌塊(稱為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塊)是比較合理的。這是因為一方麵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塊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要求較低;另一方麵,再生骨料密度比天然骨料低,熱導率低。
五、窗框材料
目前,我國常用的窗框材料有木材、鋼材、鋁合金、塑料。木材、塑料的隔熱保溫性能優於鋼材、鋁合金。但鋼材、鋁合金經熱處理後,如果進行噴塑處理,與PVC塑料或木材複合,則可以顯著降低其傳熱係數,這些新型的複合材料是目前常用的品種。
1.木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