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綠色建築(2 / 3)

胡敏率領的設計團隊,一個多月都沒閑下來過。群星設計院舉辦了一次設計大賽,全院設計人員劃分為六個設計組,在胡敏的指導下,開始了各自的設計,最後拿出六個設計方案,不僅精心製圖,還製作了大廈模型。胡敏邀請群星建設集團二十多人過來投票。效果不錯,選票比較集中,第四設計小組的設計方案獲得了一等獎。

胡敏拿著那個設計方案,帶上五六個人,動身去了香港。她在蟒河市政府出台設計競賽招標時,便同香港托馬斯建築設計院相約,兩家共同參加設計競賽招標。托馬斯建築設計院是世界屈指可數的設計院之一,名滿全球。總裁的意見是群星設計院提供初步設計方案再由托馬斯設計院專家會診。胡敏也表示讚成。

群星設計院的設計圖紙和模型送到香港托馬斯建築設計院,得到了他們的讚譽,隨即便開始了專家會診。後來讓胡敏不解的是,沒幾天竟然出來了兩個設計方案。托馬斯設計院的總裁,叼著英國式的煙鬥說:“當時我們怕你們搞不出來,便組織設計師開始了自己的設計。現在看來,你們的設計很好。”

胡敏眼前放著兩座大廈模型,香港的日月型,群星集團的帆船型,胡敏斬釘截鐵地說:“兩個方案都送,算是我們兩家的成果。”

總裁高興地說:“很好,叫別人去評判。”說著就向胡敏伸出了大拇指,表揚胡敏有胸懷。胡敏一陣臉紅,低頭看了看自己衣服上的第二顆紐扣。

蟒河市政府大廈設計競賽招標,總共收到國內外設計方案十個,境外四家,國內六家。周晟俊請來五位院士級的專家擔任政府招標辦的評委。專家評委知道參加這次設計競賽的境外設計院全是有分量、有影響的,就連國內的這幾家,也是甲級設計院所。設計模型精確美麗,大約可以分為扁平高聳型、庭院型、帆船型、日月型幾大類別。五位專家認真負責,獨立投票,第一輪淘汰一半。經過討論、反複論證、比較,第二輪投標集中在日月型和帆船型兩個方案上,一個是三票,一個是兩票。專家建議把兩個方案優化組合,這樣會更加完美。周晟俊接受專家的意見和建議,把優化設計任務交給了群星設計院。

胡敏下來對周晟俊說:“市長真是行家!”

周晟俊很納悶地說:“我咋成行家了?”

胡敏很認真地說了建築設計的國際通行辦法,也就是說,設計方案一旦確定,施工圖設計單位必須對建築設計進行優化。換句話說,就是你設計,我優化。而施工圖我方設計,又必須經過建築設計部門去優化。這樣才能達到更先進更合理的效果。“市長剛才的任務分配,便是一個內行人的做派。”

得到胡敏的讚揚,周晟俊臉上浮出了笑容。他說:“能得到總設計師的誇獎我很榮幸,這說明我這個市長在專家跟前,沒有說外行話。這方麵的知識,還得感謝你和老賈長期的教誨。”

胡敏不好意思起來,她說:“周市長謙虛了。作為一市之長,工農商學兵,各行各業都是有研究的。否則,如何開展工作呀?”

周晟俊搖搖頭,他心裏清楚,一個官員,不像專家、學者有專業學科成果,那是他們一生的追求,是一份事業。而官員卻是萬金油,到處都要抹抹,抹來抹去,把自己抹得沒有了,退休後隻好看看報紙、澆澆花、放放鳥、遛遛狗了。回頭看看,其實什麼都沒有。一代人過去,第二代人誰也不認識你了。以往的政績,早被後來社會發展的腳步淹沒,甚至不留一點痕跡。周晟俊說這就是官員的悲哀。古往今來,帝王將相求不朽之法,無疑是把姓名刻在石碑上,石不腐,人也不朽。後者看來,全是癡人說夢。人真想不朽,隻有一個辦法,幹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一番偉業,或者像曹雪芹、托爾斯泰他們那樣,寫出不朽之作。

胡敏笑了笑,她細心聆聽周晟俊感慨人生,說道:“那些都是不平凡的人。平凡的人,隻能做平凡之事,對得起社會,不虛度年華就行了。”

周晟俊點頭說:“是呀,即使做到這樣一步,也不是容易的事。”

蟒河市政府大廈造型為日月型。在進行設計方案優化時,吸納了帆船型設計方案的諸多優點。對建築布局做了調整,使大廈更有利於節能,形成了微氣候環境,便於良性的生態循環。群星建築設計院大膽地在日月造型下的裙樓層,增添了乘風破浪的造型。這樣不僅體現了日月的宏大,又預示著社會發展的螺旋式前進。

宋星、姬丹楓、趙欣然看後,非常滿意。賈日辰對設計圖紙進行反複對比,他感覺大廈較為沉重。賈日辰對宋星說:“鋼結構建築並不是用鋼越多越好,合理最好,這個你們可是內行。”

宋星看看姬丹楓,他想讓她先說說看法。姬丹楓埋頭看圖紙,宋星便開口說道:“這一點我們已經注意到了,在結構設計和圍護結構上,我們對所有的結構受力、承重體進行了反複的實驗核對,盡最大可能地減少用鋼量,同時改善建築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

賈日辰的工作進入到了最緊張的階段,政府大廈設計方案確定,基礎性建設開始著手施工。圍繞著大廈的一係列事情,自然而然地放在他的議事日程上來了。直到這個時候,他才深深體會到,父親的白發是怎樣爬上鬢角的。那天,賈星打電話詢問兒子,有沒有什麼困難需要他來協調的。賈日辰在電話上說得很輕鬆,他說有宋星、姬丹楓、趙欣然、新立哥、李永剛、姬勇斌、大北、小北這一大群人的幫助,沒有事的。話是這麼說,可任何關鍵環節都是事必躬親,來不得半點馬虎。

建築材料調度會是賈日辰要求召開的第一個聯席會議。門窗廠、太陽能公司、鋼結構總廠和市政工程公司等單位的老總們都到會了。賈日辰在會上特別強調了綠色建材問題。他對大家說:“綠色建材不是指單獨的某個建築材料,它是對建築材料健康、環保、安全品行的評價,是人的健康、環境保護與材料相關的大事。所以,綠色建材必須要具有消磁、消聲、調光、隔熱、防火、抗靜電的性能,同時要具有適應人體機能要求的特殊新型功能建築材料。”

賈日辰的講話,引起了參會人員的熱烈討論。年新立表示要想方設法把大廈塑窗k值降到1.2W/㎡·K以下。自動轉向的遮陽傘、光電自動遮簾要與窗戶配置。窗戶的玻璃用采光性能好的特殊玻璃,除減少室內照明功效外,還應在夏天隔熱隔紫外線,冬天降低熱量損耗,防火防噪音。一句話,門窗是建築物的眼睛,更是節能環保的關鍵,門窗總廠一定要達到大廈建設的要求。

姬勇斌、李永剛等人相繼談了單位的情況,彙報了為建設政府大廈所作的準備工作。李永剛沒有一套套的理論,話說得相當樸實。他說:“請總裁放心,市政工程公司,別說像水管、電線之類的材料,就是一個開關,一個閥門,我們都講究品牌,要樹立起品牌意識。”

李永剛的話受聽,賈日辰插話說:“這話說得好,品牌意識。如果說質量是產品的物理屬性的話,那麼品牌不僅有產品的物理屬性,更有產品的情感屬性。任何一家創造品牌的企業,在品牌產品上,都投入了人們難以想象的情感因素。我告訴你們,蟒河市政府大廈就是我們群星建設集團的品牌。”

有一天,宋星、姬丹楓到集團總部開會,他們對賈星說:“賈日辰這個年輕人真不簡單,市政府大廈工程這麼重的一副擔子,他挑著跟沒事似的,真有你當年的勁頭。”姬丹楓拿出一份由賈日辰起草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對賈星說:“別看日辰年輕,考慮問題可是很成熟的。過去誰考慮過施工汙染問題?都是掄起工具就幹。這次可不一樣,施工現場與外界封閉隔離,把施工中可能對環境產生的汙染的防治對策事先就作了應對準備。比如火災、水汙染、噪聲、粉塵、廢棄物,甚至油料跑冒滴漏等,全都寫進這份文件裏了。”姬丹楓不輕易誇誰,她說:“群星建設集團,有這樣的年輕人,我們也就放心了。後繼有人,這是一個企業最大的幸事。”

賈星詢問了工程進度,宋星作了簡明扼要的彙報,基礎樁已經打完,地下工程也基本結束。按照賈日辰的要求,構件運輸幾乎全在下半夜進來,白天進行安裝。施工完全是在城市居民不知不覺中進行的。宋星說:“現在我擔心,當大廈建成那天,突然把四周屏障打開,會把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給嚇住。天哪!什麼時候蓋了這樣一座漂亮的大廈啊!”宋星學著市民驚訝的神情,繪聲繪色地像個說書人在說一個精彩的故事。

姬丹楓說:“賈日辰提出在大廈廣場建一個水景噴泉,集聲光電為一體的水景噴泉,可能增加建設成本,他正在給集團起草報告呢。”

賈星在國外見過水景噴泉,那可是高科技的東西,一會兒美女出水,一展歌喉和舞姿;一會兒又變成城市景觀,一根五彩的水柱影映出文字。賈星說:“這個水景噴泉可以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隻是費用看從什麼地方解決。”

宋星笑著對賈星和姬丹楓說:“我們不服老不行啊。賈日辰昨天告訴我說,用廣告收入來解決。他說水景噴泉肯定每天會吸引成千上萬的群眾,水景屏幕可以做廣告的。”

“群星集團有這小子,再加上年新立、趙欣然、姬勇斌、徐誌鋼、李永剛、大北、小北這群年輕人,我們用不了多久,便可以交班了。”賈星說著,便想到了另外一件事,這事在腦子裏放了好長一段時間了,今天正好提出來一塊商量商量。想到這裏,他說:“我們在臨風小區那邊,還有一塊土地。隨著城南建設的推進,那一帶將會繁華起來,基礎設施很快就會完善。我想……”

賈星還沒開口,宋星和姬丹楓兩人異口同聲把話接了過來,一起說:“建一座建設者之家。”

賈星感到驚奇了,“你們又不是我肚子裏的蛔蟲,咋曉得我的想法呢?”姬丹楓神秘地說:“你身邊有人出賣你。”

“哦!”賈星恍然大悟說,“胡敏,肯定是胡敏!她竟然偷看我的工作日誌!”

市政府大廈日夜奮戰八個月,主體工程已經結束了,姬勇斌太陽能建築安裝公司的員工們正在進行安裝調試。李永剛的市政工程公司同樣很忙碌,大廈的管道地上地下,分支太多,太陽能供熱係統、地熱供暖係統、光纖電纜、智能控製係統,把工程技術人員頭都搞大了。

賈日辰和趙欣然領著監理人員一層一層檢驗著各個環節部位,用賈日辰的話說,就是要給大樓每一層各個部位,做一次CT檢查,省得質量綜合驗收組說三道四,更不能出現工程或安裝等項目上的返工。吃二道飯,等於是受二道罪。

群星建設集團把這座大廈作為群星品牌來建造。

賈日辰把建設綠色大廈的事情,寫信給德國的同學商青,他是華僑後裔。他們兩人從大學本科到碩士研究生,又到博士研究生,一直是最要好的朋友。商青向賈日辰學中文,賈日辰向商青學德語,相互幫助,相互勉勵。現在商青很有成就,在《世界建築周刊》任首席編輯,主持世界建築領域新科研和新成果欄目。賈日辰從綠色建築設計、施工、材料等方方麵麵向商青作了介紹。七八封長信,有博士論文的水平,同時,他還把周悅主辦的《建築月刊》寄給了商青。

商青以他職業的敏銳,像是捕捉到了一條大魚似的,不停地跟蹤。他來電話對賈日辰說:“大廈竣工,《世界建築周刊》計劃作一次全麵介紹,主要傾向於綠色建築的科學技術創新。周女士的《建築月刊》,給我們很大的震撼,刊物辦得很有水平。”

現在市政府大廈馬上就要全麵竣工了,商青給賈日辰寫了一封長信,大意是說,他把中國蟒河市政府大廈的建設情況,向他的父親作了介紹。父親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他非常希望能去中國的蟒河市看看。商青在信上說,後來他才知道,父親所在的州,也要建一座議會大廈。

賈日辰讀了信件後,立即向周晟俊作了彙報。商青的父親是位議員,伯父是商會會長。他父親打算邀州長先生一道來蟒河市考察。賈日辰向周晟俊建議,看能不能結為友好城市。國內大中城市同國外城市結為友好城市,在沿海已有先例,這樣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促進兩個城市共同發展進步。周晟俊一聽有這等好事,當即拍板說:“商青和他父親來蟒河市考察,我們表示熱烈歡迎,邀請函由市政府遞到省裏。省裏批示關於結為友好城市的事宜,等州長到來後,再具體商談。”

賈日辰把蟒河市長的態度,轉告給了商青,請他再轉告州長先生。

金秋時節,肥沃的大地一望無際。高粱收割了,玉米收割了,地裏的大豆也收割了。遮擋視線的莊稼被勤勞的農民置入了糧倉,勞累一年的土地歇了下來,它們敞開遼闊的胸懷,舒舒服服晾曬著自己的身子,這是一年四季最爽心的日子。秋高氣爽,黃花吐香,群星集團的建設者們在這個季節,更是意氣風發。

張秀琴拿著一摞子報表進到賈星辦公室,進門便開口問賈星:“董事長,今年各公司年度計劃提前兩個月便全麵完成了,年初定的獎勵辦法,是否要調整?”張秀琴在賈星對麵坐下來,把報表遞給賈星審閱。

賈星不明白張秀琴的意思,為啥要調整?年底調整年初的規章,不符合情理嘛。

張秀琴稍稍抬了下身子,伸手在報表幾個欄目上指了指,她請他看仔細些。賈星點頭說:“你這個管家心疼了是吧?要我說這是好事,效益好,是大家拚命幹出來的,就得重獎。”

張秀琴說:“幾千萬可不是小數目。鋼結構廠、門窗總廠、太陽能公司,一年翻一番。世界門窗博覽會再一推,我看明年很可能還要再翻。”

賈星一邊聽,一邊查看報表,他問張秀琴:“群星大酒店的經營情況如何?”

張秀琴說:“群星大酒店超負荷運轉,黃薇娜有個報告,她建議在主樓旁邊建附樓。隨著城南自然生態園的開發,來蟒河市旅遊的人數有很大的增長。市旅遊局說,群星大酒店接待能力跟不上,關鍵是硬件。”

賈星認為蟒河市的旅遊業這幾年發展速度太快,當年建群星大酒店時,集團領導成員還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同誌認為規模過大。這才幾年,接待能力就不足了。他感覺社會發展如同百米賽跑,“群星大酒店的報告在哪裏,我怎麼不知道這件事。”

“報告遞給賈日辰了,總裁的意思是建群星生態園大酒店,不再建在市裏。”

賈星點頭說:“這樣更好。”

小北的歌聲從走廊上傳了進來,她心裏像抹了蜜似的,不是唱就是跳。小北人剛站在辦公室門口,賈星便開口叫她說:“啥事兒讓你這樣高興呀?你先別說,讓我猜猜看。”

小北像隻可愛的小白兔,她把手裏拿著的請柬藏在背後,蹦蹦跳跳地來到賈星和張秀琴跟前。她歪著頭,聲音甜甜地說:“好吧,你倆各猜一次,隻一次啊。”

“結婚。”賈星猜道。

“也是結婚。”張秀琴跟著猜過來說道。

“什麼樣的方式?”小北用纖細的食指朝天指了指,又讓他倆猜。

“旅行度蜜月唄。”張秀琴這次搶先猜。

賈星搖頭,他並不同意她猜測的結論。大北、小北是有創意的人。他們選擇這個時間結婚,肯定跟剛剛完工的政府大廈有關,總不能在市政府大廳舉行婚禮吧。賈星突然想到水景噴泉,大北、小北一定會在這個上麵做文章。賈星像是早就知道這事兒一樣,他不當什麼秘密的事說:“市政府大廈廣場,水景噴泉上一對新人的結婚照用光束打在上麵。”

小北嘴張著,她感覺到董事長真是神了,不僅說出了婚禮地點,還把設計方案裏最亮點的東西給曝光了。小北覺得太沒勁兒了,本來是過來彙報這事的,還沒等到你說,別人早知道了,小北想肯定是大北透風了。她問賈星說:“大北把活動向你彙報過了?”

賈星一頭霧水,他問道:“啥活動?你結婚還搞活動,讓大家都去瞎摻和呀?”

小北察言觀色,認定董事長不知道活動的事,剛才是他瞎蒙的。於是,小北向賈星和張秀琴彙報說:“我們企業文化建設部同市婦聯、共青團、工會,還有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聯合,舉辦首次全市百對新人集體婚禮活動,移風易俗,倡導文明風尚。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大力支持,還邀請省、市新聞媒體進行宣傳報道。現得到通知,中央電視台也要過來,現場做個專題節目。”

賈星很敏感,他已感覺到問題的重大。市政府大廈落成典禮,百對青年舉行集體婚禮,中央電視台現場錄製,做成一個時尚的專題節目。這無形中給群星建設集團做了宣傳片,說是百對青年集體婚禮宣傳片,不如說是綠色建築的專題宣傳片。賈星坐不住了,他雙手撐著桌麵站了起來,走到身後的窗戶跟前,又轉過身子,對小北說:“活動舉辦成功,我給你發年終創新獎!”

小北急忙擺手問道:“大樓落成典禮是哪一天?市委宣傳部要我們報時間,以便通知中央電視台等新聞媒體。”

賈星問小北:“你們活動定在哪一天?”

“農曆八月十五,這天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結婚就選這個吉日。”

“好,大樓落成典禮就定在農曆八月十五。”賈星翻看著台曆說:“剛好還有半個月。”

小北挪挪身子,她向外走著說:“我去給市委宣傳部打電話,告訴他們大廈舉辦落成典禮的具體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