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實力奪標(1 / 3)

蟒河兩岸的柳樹吐出了嫩芽,遠遠望去,一團團淡黃的薄霧籠著樹枝,在陽光照耀下,柔和的景色讓人賞心悅目。彎彎的柳枝懸掛在清澈的水麵上,如同姑娘美女梳妝的秀發。微風吹拂,美女扭擺著腰肢,露出些許羞澀之色,讓人浮想聯翩。河邊坐著一排垂釣者,他們閑了一個冬天,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便情不自禁地來河邊釣上兩竿子。

群星公司也迎來了自己的春天。自從郊區一號樓坍塌事故開始,群星公司並沒有躺倒不幹,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小心翼翼卻又大刀闊斧地行走在一條蹊徑上。仿佛在不經意間,他們為公司構建起了龐大的框架,除原來的群星建築工程隊、建築設計院,鋼結構廠、門窗廠外,又發展組建了市政工程處、鋼結構研究院,暖器設備廠、房地產開發公司、建築裝飾公司、建築材料廠、勞動服務公司等二十八家單位。

一年半的休整給群星公司一個苦練內功的機會。高級班、科普班培訓,企業文化建設培訓,使群星公司上至高層、下至普通職工,整體素質有了飛躍性的提升。賈星在回顧這一兩年群星公司的艱難曆程時,認為不虧反而賺了。不然哪有時間抓企業自身建設,更不可能強化職工素質,培養出一支幹練的職工隊伍。還有更特別的一點,那就是鋼結構研究院的組建,這是最具前瞻性的一步棋。

賈星這一年多的精力幾乎都花在這項工作上,一個人能不能幹成一件大事,有方方麵麵的因素。幹得成還是幹不成,在幹的時候便能意識到。種種利好的巧合,總是突然出現在麵前,這就是上蒼給你送來的吉祥的征兆。任何事情在成功或者失敗之前,都會出現人們意想不到的征兆。吉祥的、有利的征兆,預示著你的成功。倒黴的、不吉利的,注定著人的失敗。賈星是唯物論者,他不信這一套。不信歸不信,但它確實存在著。征兆不來,你求也沒用,求也不會來。征兆來時,你想躲都躲不掉。

鋼結構研究院成立時,院長人選讓賈星感到很為難,沒有合適的人選。過去鋼結構研究所所長,隻能應付一下鋼結構廠生產上的事。研究院成立起來了,總不能是個不健全的班子呀。賈星決定讓研究院全體科研人員搞一次推舉。那天,賈星早早起床,洗漱之後,他感覺精神很爽,渾身上下都輕鬆。賈星哼著小曲,打著領帶,把灰色西服穿在身上。就在這時,西裝內兜裏的手機響了,來電號碼不熟悉。賈星按了接聽鍵,對方說的是上海普通話。

“喂,誰呀?”賈星漫不經心地接著電話,右手還在整理領帶上的結。

對方大笑著喊賈星的名字,“猜不到吧,老同學,我是宋星。”

賈星、宋星,在大學裏是一個班的同學,同學們叫他倆雙子星座,一個在北方,一個在南方。大學畢業後,兩人聯係不多,特別是這幾年,根本就沒有什麼聯係,突然接到老同學的電話,賈星感到意外,他在電話裏也哈哈大笑起來,他問:“咋想起給我打個電話了?”

宋星說:“我原打算過來一趟的,手裏事多走不開啊。老同學,有事求你辦一下哩。”

賈星說:“啥事呀,搞得這麼客套,隻管說,我能辦的盡量辦。”賈星在電話裏聽宋星嘰裏呱啦說上一大通後方知宋星後來讀博,成鋼新是他的博導,成鋼新還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研究鋼結構的。宋星在電話裏就給賈星講解了一番鋼結構學科的基本原理,扯來拐去才回到托賈星辦的事上來。

“賈星呀,我的老師也是你的老師。”宋星還在客套,上海人就是這樣,讓你辦點事,要把道理說透,把好話說夠。他說:“成老師年事已高,他退下來了。老家是你們那裏的。落葉歸根嘛,這是老年人的情結。我想找人過去看看他,這不是想到你了嘛。”

賈星眼睛一亮,一個搞鋼結構的院士,泰鬥級的專家,這可是上帝給我送過來的寶貝啊。賈星說:“好,好。我這就替你去看望老師,行了吧。蟒河市這麼大,總得給我個地址才行。”

“大同路8號。”宋星說,“老同學還是那麼重感情。哎,你千萬別空著手去,得替我買點啥。幫人幫到底,才是幫人。”

“這還用你交代?看望老師我什麼時候空過手?買啥你說。”

“你們北方的大紅棗,個大的那種。”宋星說,“成老師喜甜,怕酸。”

賈星掛斷電話,心裏有種說不出來的甜,真像是喝了蜜一樣。他在不大的客廳走了幾個圈。胡敏從臥室出來,提上包準備去上班,見賈星樂滋滋的樣兒,問他發啥癔症,“一大清早,碰見啥好事了?”

賈星笑著,搓著拇指和食指,他說:“給我點錢。”賈星平時身上從不帶錢,也不管錢。

“要錢幹啥呀?”胡敏一邊問,一邊從包裏掏出一個封信,“這個月的工資沒動,夠嗎?”

賈星點頭,裝在衣兜裏轉頭便向外走。他一邊走一邊想,見到院士要說些什麼,如何說,這是很關鍵的事。從沒和成老師打過交道,初次見麵就直奔主題,這能行啊?還不如照直說:我是代表宋星過來看看老師的。老師身體好嗎,生活上有什麼困難,您老隻管說。我和宋星是同學,您老是宋星的老師,那也就是我的老師。您的那本關於鋼結構的著作,我讀了又讀,其中有幾個問題,等您老有空的時候,我還得請教請教。搞鋼結構工程難呀,沒有專家指教,就是建造出來,也是一堆廢鋼材堆在那裏。賈星在心裏盤算,又在腦子裏打著腹稿。

賈星在市中心最大的一家集貿市場挑選最上等的大紅棗,可品種實在太多了,有山東的,河南的,還有山西、新疆的。賈星拿不定主意,他問駕駛員小陳,小陳人年輕,從沒買過這東西。賈星隻好打電話問胡敏,胡敏笑著嗔怪道:“你買啥菜呀,還跑到集貿中心去。大棗不多得是,誰要呀?”

“給一位老人買,你就說買哪一種吧!”

“給老人買?”胡敏不解地問,“老人有多老?”

賈星心裏急,他說:“就當給你爸買吧,咋那麼多話呢?”

胡敏心裏咯噔一下,“你可別把信封裏的錢買完了,照著山西的稱上幾斤就是了。”胡敏擔心他掌握不了分寸,特意交代他。有次讓他去買西紅柿,沒交代清楚,他給扛回來小半筐,吃得嘴裏冒酸水了都沒吃完。

稱幾斤咋行啊,別小家子氣。賈星想,去看老師,就提這點棗,太小氣了。這個宋星,書咋越讀越倒回去了。賈星想著成院士損宋星的樣兒,便撲哧一下笑出聲來了。賣棗的嚇了一跳,彎著身子低下頭去看賈星。

賈星意識到自己失態了,擺動著手指了指口袋說:“山西的,來一袋子。”

成院士是個開朗的老頭,高高大大的個兒,腰不彎,背不駝,說話聲音洪亮,笑起來,兩眼眯著,紅光滿麵,很和善。他聽了賈星的來意,見到一口袋大紅棗,嗬嗬嗬地笑著說:“這個宋星,想把老頭子我給撐死呀,真是個榆木腦袋。”

賈星摸著自己的腦袋,不好意思地說:“對不起,老師,這事是我辦的。”

成院士感覺到自己罵錯人了,擺著手說:“沒事,沒事。”他說著便請賈星到沙發上坐,回頭叫老伴沏壺翠芽茶。

賈星很想坐下多待會兒,又怕打擾成院士,便開口說:“不多打擾了,等老師空閑時,我一定登門請教。老師的那本鋼結構專著,我倒是讀了兩遍,有幾個問題老是沒弄明白。”

成院士認真了,他拉著賈星的胳膊,“慢慢說,來來,坐下慢慢說。”成院士問他說:“你發現什麼問題了?這本書我正在作修改和補充。出版社說下個月要再版,要聽聽我的建議。來,談談你的觀點,是哪一部分?”

賈星說:“這本書目前是我院的教材,哪有什麼問題!學術價值是一流水平。”

“你在哪所學院工作啊?”成院士聽他說是院裏的教材,誤以為是學院或大學。

“不是學院,是我下屬的鋼結構研究院。剛剛組建起來,沒經驗,也沒有學科帶頭人。正愁著呢。”賈星很誠懇地表達著求賢若渴的心情。

“蟒河市還有鋼結構研究院?”成院士既驚詫又興奮地說:“不簡單喲,這是一個很有眼光的決策。你看看我們的城市,清一色鋼筋混凝土建築,遠看著像一座一座碉堡,再這樣發展下去,必然要壞事的。”成院士思維十分敏捷,他轉而又問賈星道:“你在什麼單位?”

賈星說:“蟒河市群星建築公司。”

“一個建築公司,下麵就搞了個鋼結構研究院?”成院士感到很好奇地說,“這就更不簡單了。看來你也是學鋼結構專業的嘍。”成院士說著站起身來,他朝另一間屋裏走去。不大一會兒,便拿著一摞子東西過來了,他放在茶幾上整理著,從中抽出一遝稿紙,對賈星說:“你先拿去看看,有空找人幫我打印校對,不知道麻不麻煩你?”

賈星接過來翻了翻,是關於鋼結構住宅產業化研究報告。賈星的手在顫抖,他說:“太珍貴了。成院士,您真是雪中送炭啊,那我們就先睹為快了。”

成院士說:“這是科技部的一個研究課題,才搞完,沒時間打印。唉,要是交通方便,我還真想去你們研究院走走,待在家裏,連談專業的人都沒有。”

賈星想都不敢想,成院士願意出去走動走動,這可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成院士,鋼結構研究院離這裏不遠,車就在您家門口停著。”賈星掩飾著內心的喜悅,把話說得很委婉。

成院士是個性情中人,他爽朗地笑著告訴賈星,他要去,這就去。果然,他對老伴說:“我得出去走走,午飯可能不回來吃了。”

老伴遞過來一件外套,春天風大,叫老頭子披上,她問:“孩子們回來,我咋說?”

成院士披上外套說:“就說我去研究院看看,下午便回來,有事打電話嘛。”

群星鋼結構研究院是塊福地,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把研究院的人給樂壞了。成院士走馬上任當院長的那天,有人在院門口書寫了一副對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賈星說好,提筆寫了橫批:群星創業。

成院士在鋼結構研究院聘他為院長的大會上,感慨地說:“退休下來,本以為已經是老朽的人了。現在看來還是好事哩,沒有那麼多公務纏身,也沒有社會活動了,壓力減輕不少。原本想在家頤養天年,不料又遇到了夢寐以求的好事。好吧,我就領著大夥幹吧,為國家鋼結構事業作出貢獻。”會場響起一片掌聲。

成鋼新院長上任後,首先把自己多年設想的研究院的發展藍圖亮了出來,他和賈星、胡敏談了五點意見,他說:“創立這樣的研究院是我多年的夢想,今天夢想成真,就要抓緊、抓實這麼幾件事:一是信息情報,現在對此不重視,對此我想成立一個鋼結構圖書館,這個館要盡可能的收集,整理有關鋼結構的圖書,資料和信息,這一點我和我國內外的同學,同行正在聯係,他們不僅願意幫忙還想參與其中,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二是建立、健全鋼結構網絡並和相關研究機構,相關企業聯網。三是聘請國內外有關專家當顧問成立專家委員會。四是研究院自身的人力資源不足,我已和我指導的博士研究生打了招呼,他們願意到這裏來工作的有三位,下個月能來報到。五是要和工程緊密結合起來,不搞閉門研究,要開門研究,重視項目研究,努力使研究成果形成生產力。”

賈星聽了,激動地對成院士說:“您是我的老師,老師的指教我一定照辦,您就大膽規劃建設一個政府、企業、社會聯辦的現代化的研究院吧。”

成院長說:“放心,我會盡力而為的,我會盡全力,不盡全力我就不來了,另外前些日子我在工程院時,跟科技部申報了一個軟課題項目是關於鋼結構住宅產業化研究的,已經基本完成,這次我把這個項目也帶到研究院來。還有關於鋼結構的標準、規範很重要,有人說當今三流企業賣勞力,二流企業賣產品,一流企業賣技術,超一流的企業是賣標準。標準分四類,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這三類標準是政府部門的事,專家和企業要協助政府去完成。還有一類是企業標準,我們群星鋼結構公司應該建立群星鋼結構企業標準,才能提升我們的鋼結構設計,施工水平。”

群星鋼結構研究院是在群星設計院的建築研究所的基礎上改名成立的,過去的建築研究所規模小,缺少相應的專業人才隊伍,如今的群星鋼結構研究院卻一改過去的麵容,成為一家以鋼結構全球發展的信息情報研究、鋼結構的技術研究、鋼結構標準規範的研究、鋼結構住宅產業化的研究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研機構。研究院所要研究的內容是當前行業發展的關鍵,所以就必須引進高素質的研究人員和先進的研究設備。成院士雄心勃勃,創建世界一流的研究院是他的夢想。不到一年時間,他完成了圖書館的建設工作,收集了全世界鋼結構的信息情報和圖書資料。購買儀器設備,建立了鋼結構實驗室。他還出麵聘請了國內專家、學者當顧問,成立了一個專家委員會。由於人手不夠,他把幾個優秀的博士招了過來,連賈星的老同學宋星也被拉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