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六(1 / 2)

楊二回到衙役房,叫了趙老三出來,道:“三哥,跟我一起去個地方。”背後劉能不停的忽閃媚眼,楊二隻裝作沒看見。二人出了衙門,趙老三問楊二道:“咱們這是要去哪裏?”楊二道:“三哥,我想去看看那告狀的一家所說的賭場。”趙老三聽了停住腳步,道:“楊兄弟,你聽哥哥一句話,這個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楊二道:“這又是為何?”趙老三道:“楊兄弟,我也不知道你到底是不是上麵下來的,但是我知道你肯定跟我們這些人不一樣,我在這裏當差幾十年了,可以說什麼離奇的事情我都見過,到最後呢?還不是都一樣?”楊二道:“同治新政這二十年,難道都是白廢?”趙老三道:“也不是沒有變化。這幾年言官好象要比以前管用了一些,婁大人也比以前要收斂一些,又多了各式的考核辦法,可歸根結底,終歸是換湯不換藥罷了。楊兄弟我問你,你可知道這世上什麼官最大?”楊二道:“如果說這大清朝,應該是殿閣大學士吧。”趙老三道:“不對。這大清朝最大的官就是縣官。你看那一品二品的大官,每日裏要擔心多少事,今天扳倒這個,明天上去那個,眼看著現在是萬貫家財,三妻四妾,一晚上誅滅九族,屍體都要拉出去喂狗。”楊二道:“是啊,就是這同治慈禧,眼下看起來富有四海,有朝一日敗了天下,不過是死的如同豬狗一般。”趙老三又道:“可是這縣官,管轄這一縣之地,隻要當上了,就是這一縣人的皇帝,幾萬人十幾萬人供養這一個皇帝,隻要安安生生的當完這一任縣令,難道還不夠他家裏十幾口子人享用幾輩子?

首要是孝敬好上邊,出了什麼事,都是按著皇上的旨意辦事,再大不了就找個人頂罪,或者在家裏賦閑幾日,換個地方一樣當官,那些上邊的大佬們拿這些縣官當狗腿子一樣使喚,哪個會跟他們認真,在這縣城裏當個皇帝,竟好於那京城裏的真皇帝。”楊二道:“三哥你說的確是切中肯綮,然而你看這世間萬物,都逃不過這生老病死,這大清朝也是一樣,現下看來是這樣,以後會慢慢變的,現在我們做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可能就會讓那些不合理的事情快一點死去。”趙老三道:“唉,楊兄弟,我跟你說一件我自己經過的事情。好幾年以前,這縣裏有家人的兒子被這縣裏的衙役在班房裏打死了,各種證據確鑿,當時的縣令收了錢,壓著這件事不辦,正好當時有上官下來,我那時年輕,去幫那家人在那上官麵前作證,可後來呢?不知道賠了那家人多少錢,那家人反又和知縣合起來說那人是自己病死的,我在中間想敲詐錢財,從那以後我真的知道,這世上哪有什麼黑白,老爺們說是什麼就是什麼罷。”楊二道:“你錯了三哥,你看這些攮糠的夯貨們,個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一輩子不種一粒米,憑什麼他們錦衣玉食,下麵的人忍饑挨餓?他們吸的是我們的血,吃的是我們的肉你知道嗎?他們這一輩子也可能也沒有為這個國家做出一點點貢獻,難道就因為他們的老子給當皇帝的賣過屁股?就因為他們不要臉?這不公平三哥。自古以來,古了幾千年,現今的世界不同了,三哥你可知道,這小小的大清國之外還有千山萬水,還有許許多多與我們不一樣的國家與人們,他們有的比我們好,有的比我們還壞,不久的將來你會看到他們,不計其數的他們將要拿著刀槍與玫瑰紛至遝來,三哥啊,這個世道要變了。”這時候街上忽然起了大風,天色也陰沉起來,楊二和趙老三都眯起了眼睛,仿佛看到即將到來的日子。

趙老三對楊二說道:“楊兄弟,今天先不去了吧,一會兒吃過晚飯就要去西楊村。”楊二道:“有什麼事情?”趙老三道:“是那裏村民搬遷的事情。因為要修水壩,那裏整個村子的地都被征了,可能是賠付的錢款不夠,村裏的人已經來縣裏鬧過幾次了,婁縣令說今天晚上必須要讓村民們全部搬走。”楊二道:“修水壩?西楊村在哪裏,離黃江大堤很近嗎?”趙老三道:“一百多裏地吧。”楊二揮汗道:“這水壩修的可不近哪。莫非婁老爺也在下一盤很大很大的棋?”趙老三笑道:“下什麼棋,其實衙門裏的人都知道,根本不是修水壩,是要建一個圍獵場,打著修水壩的旗號,還是從上麵要些錢來。”楊二道:“這麼窮的一個小縣,也要建圍獵場?”趙老三道:“我聽說現在全國各地都在搞這個,婁知縣可能也是跟別的縣學的。”楊二道:“你可知道建一個圍獵場要花多少錢,進去一次又要花多少錢。”趙老三道:“管他這些做什麼。反正建也不用花他自己的錢,進去的人也不用花自己的錢。”楊二道:“嗬嗬。晚上我和你們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