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流年折返(1 / 2)

出租車駛進隧道時,楊縝發現了第一個異常信號——隧道裏的燈都不亮了。

一開始楊縝以為是隧道的照明係統出了問題,當周身被黑暗湮沒的瞬間,他甚至還聽到前排司機爆了一句粗口。

三個月前,楊縝所在的遊戲俱樂部引進了一位新的電競教練,來者是參加過ESWC的退役選手,而且在《毀滅》中擁有一個滿級的野蠻人角色,在中國區實力排行榜上能擠進前100位,和他這個從來沒有親身接觸過《毀滅》,所有戰術都靠理論總結的家夥從本質上就有了天壤之別。

十年前,《毀滅》這款跨時代的網遊遊戲橫空出世,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裏風靡全球,至今已經推出第十三部資料片,熱度依舊不減,全球同時在線人數最高曾達到3億人,而離線的注冊用戶已經超過10億。

《毀滅》是全球首款采用擬真感應技術的網絡遊戲,由中、美、俄三國聯合發布,它的出現宣告著遊戲操作依靠鼠標和鍵盤的時代徹底終結,而以《毀滅》為基礎的各類電子競技聯賽則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

家道中落的楊縝在成為電競教練之前,曾經在國內某知名論壇《毀滅》專版擔任評論員,專門負責寫戰術分析類的文章,一局一局的分析。俱樂部高層看中了楊縝在戰術理論上的分析能力,這才聘請他擔任俱樂部的電競教練。

電子競技就像足球一樣,最優秀的教練往往就是退役的球員,退役之前所獲得的成功為他們贏得了同行的尊重,而楊縝在這一方麵還差得很遠,他甚至都不是職業玩家。而退役後的前職業選手除了能夠看到隊員所看到的一切之外,還能看到更多背後的東西,他們身上那種意識和冷靜分析的能力,是楊縝這個純理論者無法比擬的。

楊縝的性格和俱樂部裏某些隊員的性格不合,而部分隊員既不想那麼認真地對待訓練,也不想被別人認為“自己打比賽還需要一個連遊戲都沒玩過的人來指導”,雙方的合作從一開始就出現了裂縫。

而那位前ESWC退役玩家和楊縝有很大的不同,他很快和俱樂部戰隊成員打成一片,而且還贏得了管理層的充分信任。

結果可想而知,楊縝毫無懸念的丟掉了還沒有焐熱的教練職位,而對手甚至還假惺惺的邀請他繼續留下來擔任教練助理,這不是對方真的欣賞楊縝的理論分析能力,而是勝利者對失敗者的變相羞辱。

命運就像是一陣嘲諷,可笑的是楊縝現在連這種被嘲笑的資格都不夠。

一直以來楊縝都夢想著自己能成為一名職業玩家,可命運卻和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楊縝的身體天生就存在缺陷,正常的小孩1歲到1歲半就能正常走路,而他直到3歲才勉勉強強能夠在沒有大人攙扶的情況下邁開步子。神經反應遲鈍,導致楊縝在動手操作方麵的能力一直很弱,直到大學畢業,他用鍵盤打字都還磕磕碰碰。

以鍵盤鼠標操作的遊戲,還能靠勤奮練習彌補天資上的笨拙,但是以擬真感應技術為核心的《毀滅》所以使用的遊戲頭盔,通過直接捕捉大腦中樞神經信號來實現遊戲操作,楊縝因為神經反應上的缺陷,即便是進入遊戲也注定一輩子都隻會是個弱者。

離開俱樂部之後,猶不甘心的楊縝再次去醫院做了全方麵檢察,出來的結果差一點讓他崩潰。

醫生明白無誤的告訴他,造成他肢體動作不協調的原因,不是他的大腦反應速度遲鈍,而是因為他的大腦神經反應速度過快,以至於手腳完全跟不上趟。

從遊戲廢材變成遊戲天才,這比告訴楊縝他永遠無法成為一個遊戲高手還要殘忍,就像買彩票中了大獎,兌獎的時候卻被告知已經超過了兌獎期……一個接一個的失敗,像滅火劑一樣把楊縝心頭的希望之火澆滅了,他的心情就像被吹落的樹葉,感到無限絕望。

不顧出租車裏禁止吸煙的貼牌,楊縝點燃了一根香煙,歲月深處那個堆滿灰塵的角落裏,一段被窖藏得幾乎快要發黴的記憶,在不經意間被拾起,熟悉的場景在流年折返中讓楊縝找到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十年前,他也是這樣斜靠在出租車的後座上,風馳電掣的行駛在這條連接省城和故鄉的高速公路上,那個時候還在讀大學的他大概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過上如現在這般慘淡的人生。

同樣是攔住了一輛從雲夕到省城機場送客正準備折返的出租車,二十歲那年的楊縝帶著優渥家庭條件下養成的飛揚跋扈,大咧咧的從口袋裏甩出了500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