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訂閱)
卻說這邊正麵戰場上,荀冉率領四千精騎將吐蕃中軍衝了個七零八落,卻遭到了吐蕃左右兩翼的阻擊無法更進一步直接奪旗。
盡管王勇封,孫五率領騎兵從兩側包抄,但吐蕃人持守勢,很難直接打開缺口。
戰場之上的局勢瞬息萬變,需要主將果敢決斷,荀冉稍作思考便命全軍撥轉馬頭攻擊吐蕃軍的左翼。
盡管眾多軍士十分不解為何自家主將在最後一口氣上泄了下來,卻仍都堅定服從了荀冉的命令。
其實荀冉是想用最小的損失拿下這根硬骨頭。
吐蕃右翼雖然不是乞力羅讚最核心的親衛軍,但至少也是吐蕃精挑細選出的猛士,想從這裏打開缺口和正麵突破一樣困難。
荀冉之所以選擇用玄甲軍衝擊左翼,是因為吐蕃軍的左翼大部分是由南詔軍組成的。南詔軍剛剛在姚州城腳下攻完城,氣力沒有得到很好的恢複,加之其本身的戰鬥力和盔甲兵器裝備都遠不如吐蕃本部,從這裏打開突破口自然要容易不少。
柿子要撿軟的捏,這是荀冉信奉的行軍要義。
由於玄甲軍有極高的機動性,加上高級將領都是荀冉從左千牛衛帶出的心腹,兵士皆對荀冉言聽計從。
將令一下,整隻玄甲軍便撥轉方向直撲南詔軍。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一句話放在行軍打仗上也同樣適用。
而南詔軍因為已經結盾陣輔助中軍的緣故,根本無法像玄甲軍一樣轉向!
便是抓住了這一個漏洞,荀冉率領玄甲騎兵對南詔軍這一翼發動了猛烈的衝擊。
無數的玄甲騎兵手持長槍將幾乎沒有什麼甲胄保護的南詔士兵挑起再重重甩了出去。
哀嚎聲接連傳來,四肢紛飛,血肉連連,南詔軍陣中直如修羅地獄一般。
荀冉卻是毫不留情的大喊道:“衝過去,把他們趕過去!”
聰明的軍士立刻便明白了荀冉的想法,自家將軍是想要直接將南詔軍驅趕到吐蕃中軍啊。
這一招在兵書上叫倒卷珠簾,利用騎兵的反複衝擊將敵方潰軍驅趕著衝向他們自己的陣營。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渾水摸魚,用較少的兵力損失徹底衝潰敵軍的主力。
當然用這個戰術有一個條件那就是敵軍必須有明顯的突破口,若是敵軍固若磐石,整個鐵板一塊那這個戰術就毫無效用。
好在此時南詔軍較為羸弱,不然要真是硬碰硬的衝擊敵軍盾陣,唐軍的損失勢必也會很大。
一輪輪的衝擊讓南詔軍徹底潰散,他們紛紛丟盔棄甲朝中軍跑去。
在他們看來隻要跑到吐蕃中軍那裏便有了依靠,唐軍也不敢貿然深入。
可當乞力羅讚看到如野獸般朝自己奔來的南詔潰軍,心中又驚又怒。
“該死,給本帥把他們攔住,快叫他們停下來!”
可是他的命令是徒勞的,無論一眾吐蕃百夫長們怎麼呐喊,南詔潰軍也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如海浪般襲來。
人內心都是隱藏著動物性的,此時此刻體現的確是淋漓盡致。
動物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活下去,而如今化身為獸的南詔人眼裏也隻有這個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