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渭橋送別(2 / 2)

少年離開泡饃館,直接上了馬車往長安城西而去。

長安城西之門名曰金光門,出了金光門馬車一路急行,不多時的工夫便到了渭橋。

渭橋附近有一長亭,有唐一代,士子們多會在渭橋設宴,折柳送別好友。

今日荀冉要送的人便是高適。

那日在臨淄王府詩會上,少年與高適偶遇便是一見如故。少年本想有機會與高適把酒言歡,談笑風月,隻可惜高適這番便要去隴右從軍了。

友誼的真摯程度不在於年限長短,至少荀冉是這麼認為的。

長亭之中,王維、常子鄴、程明道、高適已經圍坐一桌。石桌之上滿是珍饈美食,更有上好的高昌葡萄酒。

荀冉從馬車上輕巧一跳,快步來到長亭。

“達夫兄,荀謀來晚了,當是自罰三杯!”

荀冉衝高適拱手一禮:“此番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達夫兄是灑脫之人,荀某本不想這麼矯情,實在是感慨生發,唏噓哀哉。”

高適淡淡一笑:“荀兄,君子之交淡如水,既然心中有對方又何必囿於這些細節呢。”

王維拊掌讚歎:“是啊,達夫兄是寫出燕歌行這樣壯闊詩歌的才子,胸懷天下,自然不會似我等凡夫俗子留在長安謀求仕途。”

高適是荀冉喜歡的為數不多的幾個詩人之一,在少年看來《燕歌行》更是邊塞詩中的翹楚。荀冉作為一個關中人,骨子裏也是渴望塞外與落日長河相伴的生活的。

荀冉連飲三杯高昌葡萄酒,侃侃而談:“達夫這次前往隴右,可是想長留了?”

高適思忖了片刻,歎聲道:“實不相瞞,高某此番前往隴右實在是崔帥盛情相邀。至於這參軍做多久,高某也沒有決定。”

程明道起了豪情,舉起一隻酒杯朗聲道:“這杯酒,我敬給高兄。”

便是一直玩世不恭的小魔頭常子鄴,也端起酒杯敬向高適。

“嘿嘿,若是以後去隴右玩兒,可得找高大哥你借宿啊。”

高適心中頗為感動。老實講,他與這些人不過一麵之緣,卻仿佛認識了很久。那種隻有兄弟之間才有的真情讓他感到很溫暖。

“諸位兄台的情誼高某記在心中,若是將來有機會,高某一定倍數相報。”

高適飲下一杯葡萄酒,起身衝眾人拱手:“長安酒醉,再呆下去高某怕是不想動身了。”

荀冉將手中褡褳遞給高適,和聲道:“達夫兄,這是我們幾個兄弟的一點心意,你且收下。隴右不比長安,有用得到銀子的地方你不要舍不得。”

這褡褳之中是十數塊銀餅,重量可是不輕。

此時此刻,荀冉隻得感歎票號生意是多麼重要。

隻可惜,高適是等不到荀記票號開張了。

高適接過褡褳,衝眾人一抱拳毅然轉身朝青驄馬走去。

荀冉望著高適翻身上馬,心中生出一股衝動。

從軍報國,似乎男兒就該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