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平漢國皇室漸漸形成規定,皆將長子在年幼時送到定北縣生活,以為滋養儲君。
平漢國景帝三年,發生吳楚趙等七王之亂。已經多年不問世事的李得一忽然帶著守備團精銳現身,當場將七王所強征百姓得來的兵馬全部繳械。隨即,在李得一強大武力威逼下,七王不得不各自帶著幾十名護衛,與景帝親自訓練的五百精銳金吾衛對陣。
這五百金吾衛乃是景帝自定北縣歸國繼位之後,模仿守備團精銳步陣親自練出,威力非同小可。如同摧枯拉朽般,將七反王一舉擊敗。
李得一看著徒弟打贏後,笑眯眯道:“我早就說過,以後天下權貴再想造反,不要想著什麼強征百姓,裹脅百姓替你送死。就讓你花錢練出來的兵去打麼。沒錢練兵,就自己上,跟皇帝單挑!少他媽讓我們這些平頭百姓替你們權貴的皇位送死!”
平明國,朱標也從定北縣返回,順利繼承皇位。他繼位後,勵精圖治,勤政愛民,大力發展農耕,重視農業生產,最終將平明國治理的繁華鼎盛。
朱標在位時,他四弟燕王因為個人實力超群,多年在朝參政,暗中中已經培植出一定勢力,屢次意圖不軌。
朱標後來親自動手,將他四弟重打一頓,隨後廢為庶人。
朱標同樣親自將長子送往定北縣拜師。
朱標在位時,平明國對海洋的探索一直很興盛,三寶太監更是七次遠洋,帶回無數海外奇珍。
然而在三國皇帝三代以後,定北縣忽然宣布,不再教導三國太子,並將與三國合營的所有產業,全部分與三國。從此,定北縣也漸漸退出天下人的視線,慢慢被世人淡忘。
平唐國玄宗至德二年,爆發安史之亂。由於彼時定北縣已經久不在世間現身,所以安祿山和史思明兩個叛亂藩鎮行事肆無忌憚,一路上所攻陷城池,大多被其屠戮一空。
當安祿山帶著兵馬一路燒殺擄掠打到洛都城下時,李得一忽然憑空現身,以一己之力,將安祿山兵馬全部屠滅,安祿山一家也不能幸免。史思明也與其一樣下場。
由此,天下人始知李得一已經超凡入聖。那些又開始打百姓主意,想要抓百姓當炮灰來實現自己權勢夢想的權貴們,再一次把心思悄悄收了起來。
四百餘年後,三國皆滅亡。本來這國朝滅亡,應該是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的淒慘亂世。
最終卻演變成一場曠古奇聞。起義的帶著寥寥幾十個兵馬,一路攻打官府,殺戮權貴,卻對普通百姓絲毫不敢冒犯,甚至唯恐避之不及。
皇帝帶著自己的幾百兵馬,與起義兵馬廝殺在一起,規模甚至還不如一場流氓群架。百姓就在旁邊站著看熱鬧,等著他們決出勝負,再換一個皇帝。
當然了,有些心思大的百姓,想要趁機參與這戰亂,搏個機會成為王公貴族。他們在不幸戰死前,紛紛仰天咒罵,問李得一為何違背約定,不現身來保護他們。
這時,空中就會傳來一句淡淡的話語:“權力的遊戲,自己選擇參與其中,形同自動放棄平民身份。對不起,我不護。”
此後,在平漢國的屍體上,由司馬氏建立平晉國。平晉國有刺史石崇,在任上靠著劫掠屠戮不知多少過往富商,得以發家致富。凡石崇所到之處,所有富戶富商都被一掃而空,家破人亡,慘絕人寰。石崇為免自己暴行暴漏,下手皆是斬草除根,不留活口。
後來,石崇用充滿血腥的財富,修建起一座金穀園,****在園中過著極端豪奢放縱的生活。
並且,這石崇專門在園中養著一批無恥文人,專門****吹捧自己,還號稱“金穀二十四友”。其中以號稱第一美男的“潘安”,“聞雞起舞”“枕戈待旦”的劉琨,“洛陽紙貴”“左思風力”的左思等人最為出名。
這些無恥文人,隻要石崇每天華服美食,美酒美色養著他們,他們才不管這財富來的如何血腥,如何喪盡天良,隻管****吹捧,互相做些酸腐詩文,自詡才高八鬥。他們自以為掌握著話語權,就可以為所欲為,把黑的說成白的。
其後不久,數百年未曾現世的李得一親自動手,火燒金穀園,殺盡石崇一家,將這金穀二十四友全部打成癡傻智障。
在一個天下人一切如舊的夜裏。
李得一集合定北縣所有聖人,王壯彪,師哥劉益守,自己的五個徒弟,合力將整個定北縣附近土地拔地而起,向著空中越飛越高,最終遁入虛空之中,成為一座真正的樂土。
這天以後,世間開始有傳說現世。如果你厭倦了這無盡的輪回,能放棄所有名利,就能進入一處安寧祥和的歡樂國土。
在那裏,有聖人久駐,沒有爭名奪利,沒有世俗紛爭,人人都按照各自的意願歡樂的活著。
大結局
“三叔,我如今才知道,弄半天平周朝開國太祖就是你老人家!”已經成為聖人的李得一,終於得知三叔的真實身份。
“走吧小李子,跟三叔我去世間走一遭。還債去吧,你殺的那些人,也該還債咯。”三叔話不多說,一把拉著李得一,邁步就走。
如果有一天,你在路上看見一老一小兩個說話南腔北調,經常拌嘴的兩個混蛋。
多半你應該就是遇上了這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