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亂世賤民(1 / 2)

崇禎三年,正月二十五日,天氣晴朗。陽光毫不吝嗇地照耀著大地,讓這周遭的氣溫提升不少,可即便如此,這正月給人的感覺依然如此寒冷。如果單純是天氣的緣故,或許還不算什麼,但在大明的國土上,尤其是陝西這原本就不太平的土地上,叛軍與官軍之間卻上演著無數血腥的殺戮,無數年輕人戰死、年老的餓死、小孩婦孺被當做貨物被交易換取糧食,為了一口吃得,人們已經忘記了尊嚴,更忘記了為何要活著。

陝西的地界到處充斥著死亡的陰影,籠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看見黎明的曙光,也許一月,也許一年亦或者是三五年,誰也不知道……

崇禎三年,西北的農民起義,東北的後金入侵,國家財政的入不敷出,讓大明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不一樣的氣息,牽一發而動全身,更何況是大規模的軍事****,大明朝已然出現混亂的征兆。太平盛世已然成為曆史,亂世即將來臨,一場暴風雨即將席卷大明的天下。人們的內心之中充斥著對未來,對命運的擔憂。

禍不單行,福無雙至。這一至理名言在這一刻變得如此現實,殘酷的令人感到心底發寒。

一場空前的饑荒,迅速在西北蔓延,陝西境內赤地千裏,每天餓死者不計其數,幾乎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陝西的災情雖然很嚴重,卻被當地的官府所隱瞞不報,以至於局勢發展到不可控製的地步。

後來,朝廷雖然獲悉,殺了一部分官員,以平息百姓心中的怒氣。調動物資給予救援,但是當地的官員卻上下其手,克扣朝廷的賑災物資。無休止的貪腐導致無數的人死去,瘟疫也隨之開始蔓延開來,人們整日生活在恐懼之中。絕望,成了陝西百姓共同的心理感受。

在這樣一個農業大國,倘若在太平盛世,一點點的饑荒還不足以動搖江山社稷的根基,但是,在這樣一個內外交困的時期,饑荒迅速蔓延,席卷了西北。其中陝西的災情尤為嚴重,而陷入困苦中的百姓,沒有等待到官府的救援,而是變本加厲的征收。

於是,一個個不堪忍受的平民百姓,為了爭取生存的機會,而不惜鋌而走險,走上了一條沒有退路的抗爭之旅。一時間,陝西幾乎在同一時間段內發生了幾十起起yi事件。當地官府毫不體察民情,一律采用強製鎮壓的方式,無數人因此而身首異處。

但是,讓官府始料未及的是,殘酷的鎮壓非但沒有減緩嚴峻的形勢,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每天都有無數的人死去,而這些因為失去生存希望的人,變得更加肆無忌憚。戰鬥力開始逐漸變強,官軍隱隱有難以招架的危險。

於是,楊鶴決定以招撫作為手段,來分化這些叛軍,然後逐一加以擊破。

在陝西韓城往黃龍的官道上,一支兩千多人的軍隊正在馬不停蹄地急行軍。陝西的地界很少下雨,天氣異常幹燥。地麵的泥土很鬆,人群走過,浮著在地上表麵的泥土,頓時揚起陣陣灰塵,遠遠看去,如刮起的旋風。

這群人雖說是軍隊,但其實也就是一群農民,衣衫襤褸形如乞丐。他們此行的目的地就是前往韓城西北的黃龍平叛。如果仔細看去,就會發現這個軍隊除了遊走在外圍的士兵,其他的人都是麵色發黃,長期的營養不良。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根本沒有什麼像樣的武器,很多甚至是農具。

讓這些人去平叛,是總督楊鶴的命令,其目的可想而知。陝西起yi,楊鶴難辭其咎,因為這個原因,他受到崇禎的言辭申飭,令其不惜一切代價平息戰亂,否則將裁撤他總督之位,提前回家養老。

慈不掌兵,這曆來是兵家要訣,更何況這些人原本就是叛軍,都該死。在楊鶴的心目中,如果能用這四千多人,換取黃龍的勝利,絕對是很劃算的一筆買賣。

韓城距離黃龍也就一百公裏的行程,如果是訓練有素的軍隊,一日半即可到達。可是這群長期營養不良的人,行滿兩日未必能夠到達。因此,楊鶴下達了死命令,狠狠催促軍隊行軍速度,而這個方法簡單而粗暴。

於是就出現了在這兩千多人的周圍,不停地有騎兵騎在高大的馬匹上來回穿梭,他們如同來自地獄的惡魔,每到一處,都會引起一陣騷亂。

由於人數眾多,而且老弱病殘夾著其中,雖然是急行軍,但行軍的速度並不快,時不時這群人還會發出痛苦的哀嚎聲。饑餓、疼痛、疾病時刻環繞在這群人的周圍,讓他們麵臨著死亡的威脅。

“啪!啪!”

兩下皮鞭狠狠地抽打在其中一個年邁的士兵身上,劃破了空氣,隨著鞭聲落下,被抽打之人發出痛苦的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