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說!"索天響截住他的話說,"南北都有梅花拳,你說是哪個?北方查拳分十路。一路母子,二路行手,三路飛腳,四路升平,五路關東,六路埋伏,七路才是梅花。南拳分大小梅花拳,並非十分厲害。厲害的要數--劉拳,蔡李佛拳,洪佛拳,白眉拳,虎鶴雙形拳,龍形拳,南杖拳,螳螂拳,插拳,黑龍拳,太虎拳,龍門拳,鐵線拳,天罡拳……"
索天響一口氣順溜地說出一百多種,傻二聽得瞪圓小眼,心想今兒碰上高人,該栽跟鬥了。
玻璃花得意之極,叫著:
"傻巴,聽傻了吧!你有師娘嗎?"
索天響的跟隨們也都麵露譏笑。
索天響接著問道:"你上輩說沒說,你這點功夫,是從哪路拳裏化來的?"這口氣愈加咄咄逼人。
"形意吧--好像是。"
"好,你說,形意為誰所創?"
"說不好,是不是達摩老祖創的?"
"哈哈,達摩老祖?那都是鄉野之人,不學無術,以訛傳訛。你連形意拳的開山鼻祖都說不出來,也敢把自己和形意扯到一塊。這形意本是國朝初年山西蒲州人姬龍豐所創。張芸的《形意拳述真》說,'明清之交有姬公際可,字隆風者,蒲東諸馮人,精大槍術,遍遊海內,訪求名師,至終南山,得嶽武穆五拳譜,意既純粹,理亦明暢,後受之於曹繼武',於是傳衍下來。這在雍正十三年的《心意六合拳譜》、馬學禮的《形意拳譜》上都有記載。形意分三派。河南一派,傳馬學禮,山西一派傳戴龍邦,河北一派由戴龍邦傳給李洛能。你既是安次縣人,家學形意,可知道李洛能?"
傻二聽得汗都下來了,他搖搖頭,但不甘心在玻璃花和周圍一些人眼裏一無所知,草包一個,想了想便說:
"我爹曾對我說,我祖上創這辮子功,是從豹子甩尾悟出來的。這便是得到'形意'的要領。"
"更是胡說!你要說'少林五拳',還扯得上。'少林五拳'為龍、虎、豹、蛇、鶴五形拳。內應心、肝、脾、肺、腎、五髒,外應金、木、水、火、土五行,並與精、力、氣、骨、神交互修煉。其中確有一門'豹形拳'。形意的'十二形'為熊、鷂、龍、虎、鼉、燕、蛇、猴、馬、雞、鷹、駘。哪來的'豹'?形意要六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肩與胯合,肘與腰合,手與足合。還有三層道理,三層功夫,你可懂?"
"嘛叫'三層'?"傻二答不上腔,真像個不摻假的傻巴了。
"嘿,今兒可算費了牛勁。聽著,三層道理是--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三層功夫是--一層明勁,二層暗勁,三層化勁,你連這個也沒聽說過?我的徒孫也能背出來呢!"
"我真正嘛也不懂。你老跟我盤道,我嘛也說不出來。"
"好笑,憑你這點道行,也想往津門武林中插進一腳來?還要稱王?可笑,你年輕,不懂事,才這樣輕狂。我可以告明白你,打你沒生下來,這世上的每一寸地麵上都有名有姓,你想立足,談何容易。你別是缺心眼兒吧!"
玻璃花和眾人一齊哄笑。
"索老師傅,我決不想往武林裏紮。我隻會耍幾下辮子,身上的功夫就像破鞋跟兒--提不上。"傻二認真地說。
"噢?"索天響一直半閉的眼睛忽然睜開,一雙灰眼珠淡而無光。他問,"你身上沒功夫?"
"我能騙您?你不信就試試我。"
"好,我試試你。你動辮子嗎?"索天響說。
"不動辮子,就試腿腳,你一摸就知我身上沒功夫。"
索天響說:"咱有話在先,說好就試腿腳嗬!"然後雙手一分,就要用武。
一個跟隨上來問索天響,是否脫去袍褂,索天響搖搖頭,隻把袍子的前襟提起來別在腰帶上,對傻二說一句:"我這叫'三十六招連環腳',瞧!"說著就來到傻二跟前,兩條腿使出踢、蹬、踹、點、掃、鏟、勾、彈,專取傻二下盤。一招一式,有姿有態,出手絕非尋常,頗有大家氣派。傻二忽想起春和營造廠的粉刷師傅毛吹燈,每次粉刷房子,都穿一身黑,一舉一動,像天福戲園老生馬全祿的做派那麼講究。刷完漿,身上居然一個白點不沾。凡是這種高手,舉動就不一般,自己決不可半點大意。他想到父親教過他的八字身法--吞、吐、沉、浮、閃、展、騰、落,一邊回憶,一邊用心使用,雖然生疏,倒能躲左避右,應付一氣。他因有言在先,不動辮子,逢到機會也決不甩出辮子來。打了一陣子,覺得有點奇怪,這索老師傅的拳腳固然有招有式,舉手投足講究又好看,怎麼沒有叫人觸目驚心、突兀險奇的招數?看來,這老頭不願意欺侮晚輩,有意對自己擺擺樣子,並不打算傷害自己。這也是人家祖師爺該有的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