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期,年僅十四歲的龍野,跟著溫州老鄉們四海漂流,開始了溫州生意人在現代史上的第一輪經濟擴張。當時中國重視農業,長途火車往往對農業人員有優待。龍野背著巨大的養蜂箱,裏麵卻藏著天南地北的貨物。在火車的各個站點,龍野把江南的茶葉運到新疆,把東北的人參運到雲南,在當時全國統一的計劃經濟下,龍野卻開始了自己的經商之道,在彎曲的曆史夾縫中,填飽了自己的肚子。
一直到現代的溫州商人中,龍野還有很多事一直流傳在百姓口中。比如剛到新疆時,在火車站,龍野被凶悍的新疆本地人勒索要保護費。龍野當然不給,於是被揍得滿大街得亂跑,當時的新疆走在路上都帶刀的,大街上都敢殺人。後來龍野臨機一動,想起以前有個外出做生意的老鄉告訴過他,溫州人在外麵特別團結,於是龍野在新疆街頭用溫州話喊了句,[這裏有溫州人嗎,我被人打了!!]結果果然跑來一堆在那裏做生意的老鄉……
學會了修鞋後,龍野曾經一度跟隨著新疆一個少數民族遷徙。這個部落是古老的遊牧式,遊蕩在伊力河一帶,據說他們騎的馬就是汗血寶馬的後代。龍野之所以用自己一雙腳,在冰天雪地跟著人家的馬群,就是因為他們長期遷徙,買的鞋容易磨損,這就需要龍野去修,這可能是龍野打開的第一個市場。
改革開放後,龍野辦起了第一個作坊式製鞋廠,沒有讀過書的龍野,叫熟人在自己手臂上寫了兩行字。於是他帶著這兩行字,到處推銷自己的產品,他跑到一個機關部門,亮出左手的字,[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然後亮出右手的字,[買我的鞋,我給你優惠]。這可能算是新中國第一批主導商業受賄的溫州商人。在市場機製不夠完善的時候,龍野和他的合作夥伴曾經大量造假,一度使得溫州貨物在全中國成為假貨的代名詞。為了在高風險的房產業獲得高額利潤,龍野帶著各個家族企業,長期壟斷像上海,北京等中國所有的大中城市的地皮,哄抬房價,一度使中國的城市住房出現失控狀態。此事影響重大,甚至在日語中都出現象[溫州炒房團]的專用名詞,美國的每年一度的財政報告中,把溫州人不記後果地炒作房價定為中國經濟過熱的三大原因之一。
其實,龍野也有不做生意的時候。在古玩這一塊領域裏,什麼生意都做的龍野有一次收了號稱日本國寶的一對花瓷瓶,基於商業原因,他放出聲來讓日本政府來人收購。結果來了幾個日本皇室的成員,一副帝國主義老大來視察的樣子,指名要龍野把國寶送到日本領事館。這可惹怒了龍野,他開了個新聞會,當場摔掉一個花瓶,說道,[這個垃圾都能稱得上是國寶,知道我們溫州的祖先有叫幹將莫邪的,造寶劍啊,埋地下幾千年都不會爛的。再說,我們龍家是打鬼子出生,打死也不跟日本人做生意。]這事一播出,轟動全球,日本甚至一度宣布龍氏集團的產品不準進入日本。而中國老百姓卻拍手稱快,當年在敦蝗和樓蘭,日本人偷了中國多少國寶,從來沒見過日本人還給中國人。中國媒體也給了高度評價,甚至稱之為[甌越之子]。
正是靠這種無不用其極的商業手段,龍野等第一批溫州商人完成了資本積累。他把眼光轉向中國的新興產業。二十一世紀初,香港人在溫州設立中國第一個遊艇俱樂部,試圖在這個民營之都打開中國的遊艇市場。本來在溫州,外地企業是無法立足的,美國經濟學家曾經把這裏稱為地球上人際關係最複雜的地方。而龍野也利用這個特點,打通各個官方關係,又利用生意上的朋友,給香港人的俱樂部施加壓力。由於遊艇隻有有錢人才玩得起,而溫州的有錢人本來就已經組成一個錯綜複雜的關係網,龍野正是利用這個網,使得那個俱樂部毫無生意可做。香港人隻好關門走人,龍野就用很低的價格收購的這個遊艇俱樂部,這就是逍遙現在所在這個碼頭的前身。
後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玩遊艇,而龍野的事業也蒸蒸日上。十年後,龍野花十億人民幣,造就了海龍號,號稱地球上第三大的遊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