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雨中春樹萬人家——淺談袁霓其人其作品(1 / 3)

寒川

20世紀70年代初,因為參加堂兄在勿裏洞舉行的結婚典禮,我第一次飛來印度尼西亞,並在雅加達、萬隆等地旅遊,充滿大自然,處處是美麗風光的島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0年,我和雅加達華裔女子維維結婚後,每年總會飛來這翡翠帶上的大城市省親,而和興趣相投的文友見麵更是我最快樂不過的事!

袁霓是我近十多年來雅加達旅遊必定通知的文友之一。

由於親朋戚友多,而逗留的時間往往並不長,因此總希望盡快和幾位好友見麵。而她,總會邀約文友們接待我;有時則讓我到印華作協會所主講文學課題,使我有機會和大家分享創作的經驗與心得!

袁霓是華文在印度尼西亞被禁錮三十多年,解禁後於1999年成立的印華作協主席。或許因為我在這段非常時期,“甘冒危險為印華文友輸送他們需要的書籍”(袁霓語),以及在1998年台北舉行的第三屆世界華文作家會員大會上,嚴厲指控印度尼西亞排華罪行,因而印華作協成立後,邀我出任該會海外名譽顧問,並在2004年頒我一個“功勳卓越獎”。

就因為又掛上了這個殊榮,自然地和印華作協有了更深一層的關係。以後每次回雅加達省親,我總會和袁霓主席打招呼,雖然知道她很忙。2005年我辭職提早退休後,每年飛去該地的次數更為頻繁了,但她每次總是熱情地到我下榻的住處或酒店見我,並為我安排節目,充實了我在雅加達的旅遊生活!

和袁霓認識,應該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中。那年,身為新加坡中華外內丹功協會出版顧問,我陪同該會一行人訪問雅加達和萬隆同道,並在我第一位認識的印度尼西亞作家——女詩人茜茜麗亞的安排下,與訪問團秘書長林子夜出席了印華文友在雅加達某酒樓為我們所設的午餐聚會。那天,我不僅與黃東平、柔密歐鄭、茜茜麗亞等老友見麵,也結識了另外十多位印華文友,袁霓即是其中一位。

1994年7月中,印華文友曉彤參加在菲律賓舉行的第四屆亞細安華文文藝營,有感於印度尼西亞代表拿不出創作集回敬大家,耿耿於懷,對我說出了出版印華文友合集的計劃,希望我能幫助她。她還說:“開幕禮上沒見到你,以為你缺席了,還在緊張如何找你討論……”開幕禮那天,我人還在雅加達呢!我是回到新加坡後,即刻趕往樟宜機場飛往馬尼拉的。雖說遲了兩天,但能趕得上閉幕禮,並間接促成《沙漠上的綠洲》的出版,那還是很有收獲的!

領導才能、處事方針《沙漠上的綠洲》是一本集十六位當時較為活躍的印華文友的散文和小說合集。由於袁霓負責該書的行政工作,因此她常和我及承接打字排版工作的玲子聯係。在當時印度尼西亞嚴禁華文的極端惡劣環境下,這一群印華文友不怕惹禍上身,堅持出版華文文藝書的那一股熱情,我是由衷地敬佩和感動的,於是毫不猶豫地應允以島嶼文化社名譽協助,列為“島嶼叢書”之十七,並於翌年2月出版。

或許袁霓的領導才能和行政效率,就在那時開始為文友們注意和賞識吧!1998年,舉世震驚的”五月排華暴動“平息後,獨裁專橫的蘇哈托政權終於敵不過人民的力量,迅速倒台。英明的瓦西德總統上台後,華文解禁,蟄伏已久的印華文友終於守得雲開先見月,印華作協於焉成立,袁霓出任主席迄今。

十多年來,印華作協所取得的成績,頗為驕人!作為印華作協海外名譽顧問,我有幸參與了其中幾項大活動,例如2004年“第九屆亞細安華文文藝營暨第五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2006年金鷹杯全國散文創作賽”、2009年“創會十周年紀念”,對袁霓運籌帷幄、遣兵調將的領導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2004年的山城萬隆兩會的召開印象尤為深刻,當時印華作協成立不過五年,她卻毅然決然地負起這項重任,這對從來不曾舉辦過國際性文學會議的印華作協來說,無異是一大挑戰。但在袁霓的領導下,印華作協交出了美麗的成績單,與會代表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讚歎這是文學的萬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