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便興奮地來到小溪旁,雙目一瞬不眨地盯著水裏,瞧見在魚兒遊過,立時運力將那錐枝擲出,開始幾次總是失了準頭,但她在崖底原也無事可幹,有的是耐心,竟然在溪邊耗了兩個時辰,最後終於讓她摸到竅門,順利紮了兩條半尺多長的小魚上來。
她那個興奮啊,恨不能立時生吞了那兩條小魚,但是她又不是野獸……所以她不得不忍下三尺的口水,拄著棍子撿些枯枝幹草生火,將那兩條魚兒串到樹枝上烤著,許是因為許久未見肉味,那烤魚的香氣不停飄出後,何清君那口水早已忍不住地流出,將其中一條較小的半熟魚兒拿了便啃……
雖然無鹽無調料,可她還是吃得津津有味,當然,這也隻是吃魚的頭幾天,連續吃了五六天後,便吃不出香味來了,而且那小溪裏的魚兒並不多,經常紮不到魚,再後來,她又開始尋別的吃的,比如崖底的蛇,那蛇肉也是極香的,每次捉到蛇後,她必先以劍將蛇膽摳出,閉目生吞了它,再將蛇除頭去皮,烤著吃,隻不過蛇也不常見,她在崖底的數月,也隻捉過四條蛇,吃過四隻蛇膽。
後來,她甚至捉過田鼠,摳出五髒六腑,埋火裏燒熟,隻吃那老鼠的腿跟脖子下麵部分。
等她的腿好利索了後,找吃得就容易多了。
她在崖底養了兩個月,腿傷已痊愈,骨折的左臂也已基本愈合,她便拿著劍開始在偌大的崖底轉遊,將每一棵大樹小樹,全部扒皮,然後用劍剝了樹皮外層的老硬殼,剩下裏麵較柔軟的部分,撕成一縷一縷的,搓繩。
到最後,連樹枝上的皮都給剝了下來,也隻搓成一條二十餘丈的繩索,仰望崖頂,算計著,以自己的內力,一次頂多也就能將繩子拋出二十丈來,這繩子的長度倒是夠了,接下來,她隻需要將骨折的左臂養好,養精蓄銳就是。
這一****照例在崖底晃遊著找吃的,卻在南側一角發現一片野蔥,當時心下便是一跳,因她懂勘礦,對這方麵有著先天的敏銳,當即便想到有關吳山銀礦的那本密書,莫非吳山銀礦藏在崖底,所以這麼多年才無人發現?
於是她便以劍挖土,師父的一把好劍,就這樣變成了她的掘土工具,後來她怕將長劍磨光,上不了崖,便劈些樹幹,削成鐵鏟狀,再後來又尋些結實石片,運氣以劍斬成鏟狀,並按上木柄挖土,一直挖了一個多月,發現了土內銀苗,順著銀苗又挖了一個月,終於確定這就是吳山銀礦所在,是礦,不是礁,而且是較少見的銀銅共生礦!
眼見費了近三個月的時間,總算沒白白辛苦,那一刻,她竟笑著流下眼淚來。隻不過這激動興奮也隻持續了一日,她便後悔了,找到這銀礦雖然極有成就感,卻也意識到其後必會帶來很多麻煩,於是便開始往回填土,又費了十餘天功夫,才算差不多將那個坑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