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能力20:借力——巧借東風,讓你的人生少奮鬥十年(1 / 2)

就社會和自然狀況來看,個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一個人在社會中,如果沒有朋友,沒有他人的幫助,做起事來會顯得力不從心,境況會十分糟糕。普通人如此,一個成就大事業的人更是如此。如果失去了他人的幫助,不能利用他人之力,任何事業都無從談起。

有一個小夥子,在一所著名大學念書。自從開始上大學,就立誌要出國念法律,他為此考了“托福”,也考了“LSAT”,成績很好,美國的哈佛、耶魯的法學院相繼寄來了入學通知書。但是,兩個學校都隻給他半獎,他還必須每年支付15000美元的學費和生活費。雖然到美國後半工半讀這15000美元可以掙來,可第一年去總得帶上10萬、20萬元人民幣。這個數字對他來說簡直比天還高。

在一次老鄉會上,他認識了一位在北京做生意的老鄉,這位老鄉是個億萬富翁。小夥子很有心計,專門到這位老鄉家裏拜訪了兩次,跟這位有錢的老鄉談人生,談理想,虛心地請教人生經驗,還專門把自己麵臨的問題——要麼借錢去美國,成就一番事業,要麼放棄出國的打算,在國內努力再求其他發展,與這位老鄉探討。

在知道小老鄉的困難後,億萬富翁痛快地答應先讓小老鄉從自己這裏借20萬元,以後在美國混出息了再還他,如果混得不好,這20萬元就算是資助了。有了這20萬元,這位小夥子成功地去了耶魯大學法學院,現在已經畢業,並在一個著名跨國企業——通用汽車公司任法律部要職。此時,20萬元人民幣,對他隻是一個小Case,但是,如果當初他沒有借助老鄉對他的支援,現在他也可能幹得很成功,但他的美國夢或許就破滅了。

那麼,如何借他人之力成就自己的事業呢?可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

1.借助老鄉的關係達成自己的目標

中國人的鄉情很深。離家越近,老鄉的範圍越窄,離家越遠,老鄉的範圍越寬。範圍越寬,則距離越重要。凡是研究中國關係網的人,無不對中國的老鄉觀念、親情的力量而驚訝。無論是曆史上,還是今天,同鄉人都是很親近的,尤其是人處在異域他鄉時,就更珍重鄉情了。

了解鄉情,不是要去做鄉土中國的社會學論文,而是要懂得利用老鄉之間的關係,把千絲萬縷的客觀存在的關係結合起來,織成一張網,並讓這張關係網為你的事業服務。就像台灣巨富陳永泰說的那樣:“聰明人都是透過別人的力量,去達到自己的目標。”

借助老鄉關係的第一步,就是要尋找機會多認識些老鄉,而認識老鄉最直接、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參加“老鄉會”。“老鄉會”在有“外來人”的地方隨處可見。有的規模大,有的規模小;有的層次低一些,有的層次高一些。但是,不要管這些,參加進去,總會有收獲的。

參加到老鄉會中,你就有名正言順的理由向組織者索取全部老鄉會人員的名冊,了解每一個老鄉是從事哪個行業,身處何等地位,也能得到他們的地址、電話,以便有事相求時聯係。這些可稱為老鄉關係網的基本資料。

你還要注意,如果去參加老鄉會的話,比如聚餐、郊遊等,更為重要的是,在這些活動中要有意識地與一些可能給自己幫助的人聯係。比如,在自我介紹後聊一會兒天,訂下哪天到他家拜訪。當然,去的時候,不能空著手去。一回生,二回熟,第三回去你讓他幫忙辦事他就不能不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