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和經偵隊聯係一下,查查鄧玉花的家庭財產,注意保密,不要驚動她,”葉逢春向小王下達了任務。小 王一臉茫然,怎麼案子又查到了鄧玉花頭上了。
趙克定從宋史中抬起眼來,還是沒能理出頭緒。“你長大了上大學,要學建築,要研究曆史,這樣,你就可以 去找金脈了。”
金脈?金脈?趙克定笑了,等他學了建築學,金脈早被高大林掐斷了。可又為什麼要學習曆史呢?他的叔叔趙 景明,以及他自己,花了這麼多心血準備,結果卻和他們開了個玩笑。
“林醫生還從他們的話裏,找到了一個古墓群的位置,裏麵有金銀珠寶,陶瓷彩罐,銅器玉器,應有盡有,普 通人得到一點兒,也會富可敵國。”奶奶摸著自己的臉說道。
“我們祖上傳下家訓,三不可做,一不可修家譜;二不可離此居;三不可泄家史,”那高姓的漢子告訴醫生這 樣一句話。挖墓中毒的四個人,一個姓高,一個姓胡,一個姓楊,還有一個姓童。
醫生先後收了三個徒弟,一個姓高,一個姓胡,一個姓楊。
這麼巧?奶奶的話不是隨便說說的,而是藏著線索。現在沒有了金脈,他要的,就是那個古墓群。難道這裏有 一個古代的墓群?
趙克定苦苦地思索著,宋史?他手裏拿就是二十四史中的宋史。他又一次翻開熟讀已久的書。難道這個古墓群 是皇家墓群?
趙克定頓時悟了出來。他明白了,這一回,他要順著姓氏來找。趙克定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很快找到了最有可 能的一段曆史。接著,他拿出紙筆,簡單地勾勒了一下龍崗鎮的地形圖。山,村,山,村,山,村。村子總是 坐落於山之間,這些山的位置恰好分布於東南西北,而中間的那座山,一下子變得顯眼了。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趙克定喜極而泣。他不需要再找下去了,也不需要高遠來礙手礙腳地幫忙了。
高遠拿著楊苦留下的便條,特地跑到書店買了本宋史,他翻來覆去地看,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童瓊玲這些天 也呆在高遠的家裏,高遠看書,她則在電腦上翻找出了宋朝皇位傳讓,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病重,宋皇後派親信王繼恩召次子趙德芳進宮。以便安排後事。
宋太祖二弟趙光義早已窺伺帝位,收買王繼恩為心腹,當他得知太祖病重後,既與親信程玄德在晉王府通宵等 待消息。
王繼恩奉詔後,並未去召太祖的次子趙德芳,而是直接去通知趙光義。
光義立即進宮,入宮後不等通報徑自進入太祖的寢殿。
王繼恩回宮,宋皇後既問:“"德芳來耶?”
王繼恩卻說:“晉王至矣。”
"宋皇後見趙光義已到,大吃一驚,知道事有變故,而且已經無法挽回,隻得以對皇帝稱呼之一的“官家”稱 呼趙光義,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於官家。”
趙光義答道:“共保富貴,勿憂也。”史載,趙光義進入宋太祖寢殿後,“但遙見燭影下晉王時或離席”,以 及“柱斧戳地”之聲,趙匡胤隨後去世。
二十一日晨,趙光義就在靈柩前即位,改元太平興國。
高遠也看到了宋史中的這一節,《宋史 太祖本紀》上隻簡略的記載:“癸醜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殯 於殿西階。”這幾句話,就是宋太祖殯天的經過,毫無一絲半點的線索可言。難道楊苦說林醫生所謂的發現, 就是指這裏嗎?
“高遠,你看看這裏的一段,”童瓊玲忽然叫了起來,她指著電腦屏幕,高遠放下書,湊過去一看,原來童瓊 玲看的是百度搜索裏有關於燭光斧影的詞條,隻見上麵寫了這樣一段:
“太祖之死,蹊蹺離奇,但太宗搶在趙德芳之前登極卻是事實。太宗的繼位也就留下了許多令人不解的疑團, 因此,曆來便有太宗毒死太祖之說。太祖本人身體健康,從他生病到死亡,隻有短短兩三天,可知太祖是猝死 的,而光義似乎知道太祖的死期,不然他不會讓親信程德玄在府外等候。
太祖不明不白地死後,太宗為了顯示其即位的合法性,便拋出了其母杜太後遺命的說法,即所謂的“金匱之盟 ”。
杜太後臨終之際,召趙普入宮記錄遺命,據說當時太祖也在場。
杜太後問太祖何以能得天下,太祖說是祖宗和太後的恩德與福蔭,太後卻說:“你想錯了,若非周世宗傳位幼 子,使得主少國疑,你怎能取得天下?你當吸取教訓,他日帝位先傳光義,光義再傳光美,光美傳於德昭,如 此,則國有長君,乃是社稷之幸。”太祖泣拜接受教訓。杜太後便讓趙普將遺命寫為誓書,藏於金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