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感歎如今的汽車越來越牛了。
消息傳回國內後,眾多特斯拉車主也非常興奮。
“牛啊!我的特斯拉就是厲害!哪家車能和我們比?”
“特斯拉在刹車失靈方麵特別厲害,誰也比不上!”
“整天這麼嘲諷有意思嗎?我的車可好好的呢!”
“真到你刹車失靈的時候,還能在這兒打字?”
“說實話,特斯拉的技術確實挺強,畢竟馬斯克可是業界大佬。”
“媽呀!裝個軟件要幾萬塊,馬斯克想錢想瘋了吧?”
“就這麼個破軟件還要賣那麼貴,真是傻子才掏錢。”
“技術是有價值的,研發過程不要成本嗎?”
“咱們國產品牌得多學學特斯拉,別總是盲目往高端市場衝。”
“那些新能源車企也應該學學,別成天隻顧搞大屏幕這些東西。”
“太棒了!我打算去裝這套無人駕駛係統。”
“就算免費給我都不敢用無人駕駛!我還是期待墨子汽車推出的一千五百公裏續航車型。”
……
特斯拉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布,讓整個汽車行業為之矚目。
通過一些媒體的報道,很多人也開始追捧特斯拉的新技術。
對於普通人來說,首次聽到這種技術真的很震撼。
畢竟它有點過於科幻,像是電影中的場景。
結果,特斯拉把這一設想變成了現實,立即引起了無數粉絲以及崇洋媚外的人們的讚歎。
“程總!”
蘇有為領著程卿在墨子汽車公司裏四處查看。
幾個月的努力之後,墨子汽車的廠房終於建好了。工廠裏的各種設備也都基本安裝到位了。
可以說是準備得差不多了,隻差最後一步。
隻要測試順利,就能開始量產了。
“程總,這就是我們的金屬風暴!”
蘇有為帶著程卿走進一間研發車間。
麵前停著一輛雪白色的車,看起來十分簡單,連內飾都還沒有裝上。
畢竟這還是一輛試驗車,外觀和配置都很簡樸。
“它的續航能力怎麼樣?”
程卿看著那輛車問道。他給了很多技術支持,金屬風暴的續航應該還不錯。
“我們進行了多次測試,發現金屬風暴最高可以行駛1450公裏,最低也有1023公裏!”
說到這個數據時,蘇有為顯得很興奮。
續航好壞受多種因素影響。優秀的電控係統能減少電池消耗,而金屬風暴的有效能耗達到了90%以上。
駕駛習慣對電動車的續航也很重要。速度快的話耗電量就高,保持平穩速度則能讓續航更持久。
開空調也會耗電,尤其冬天要暖風、夏天要冷風的情況下。
原本500多公裏的新能源車,在這種情況下可能隻能跑300多公裏。
當然,這是在最惡劣的使用條件下的表現。
但在這種條件下,即便是金屬風暴也能保證最低1000公裏以上的續航。因為它不僅有牛氣的電控係統,還有超大容量的電池。
就算按燃油車的習慣開,也能比大多數燃油車強。
“1450公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