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分鍾充滿電,比我充手機還快嗎?”
“可憐的龍國人啊,整天做白日夢。”
“······”
大多數人聽到這些話都覺得不可置信。
程卿所提出的技術概念實在太過先進,以至於讓人難以接受。
不但外國人懷疑,就算是國內民眾也不過把這事當成談資而已。
更有不少人在社交媒體上對程卿展開攻擊,指責其自大狂妄,讓國家丟了臉麵。
隨後大家發現他還擁有兩家名為“星空紀元”與“墨子”的相關企業。
不管怎麼說,程卿的確注冊成立了這兩家公司。
但也有很多人心懷觀望,等待看他笑話的機會。
假使最終他無法拿出實際產品的話,恐怕就會成為一個最大的笑柄。
美國斯特拉公司。
馬斯克正盯著手中的文件看。
看著這份報告,馬斯克臉上漸漸露出了笑意。
很明顯,他對文件的內容相當滿意。
這是斯特拉中國區總裁發來的銷售業績報告,裏麵詳細記錄了斯特拉這個季度在中國的銷量情況。
這一個季度,斯特拉在中國的銷量又創新高,讓他非常滿意。
整個季度內,斯特拉在中國總共賣出了二十多萬輛車,比上個季度增長了近50%。
特別是魔豆3和魔豆Y這兩款車型,在銷量上貢獻最大。
的確,電動車才是汽車的發展方向啊!
還是他有眼光,率先進入了新能源汽車行業。
如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占據了幾乎一半的份額。
中國市場真是太給力了!
這裏的消費者對斯特拉車非常熱衷。
當初斯特拉還隻是進口車且價格昂貴時,許多有錢人就已經開始支持了。
一時間,斯特拉成為了中國人眼中的豪華品牌,很多人都趨之若鶩。
不過,即便有很多有錢人的追捧,但由於電動汽車的特性,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購買。
加上價格昂貴,所以銷量難免受到限製。
於是,馬斯克決定改變策略。
為了迅速擴大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斯特拉在中國建立了分廠。
在中國製造成本更低,還能對車型進行一定程度的簡化調整。
最終,斯特拉在中國的價格進一步降低。
果然,價格降低後,斯特拉的銷量再次暴漲。
那些經濟條件一般的人也咬緊牙關買了斯特拉。
同樣的車型,以前要四五十萬,現在隻要二三十萬,怎能不讓人心動呢?
斯特拉一下子成了中國最暢銷的高端電動車。
盡管價格降低了,但通過簡化配置和降低成本,實際利潤反而更多了。
低端車想升級成高端車,實在太難了。
一旦大家習慣了某款車的價格,品牌形象也固定了。
如果你突然提價,大家肯定接受不了,因為心裏已經把你的品牌定位在了那個價位。
相反,如果一開始就是高端品牌,銷量又好,知名度高。
某天你大幅降價,很多人都覺得占到了便宜。
原本這麼貴,銷量還好,他們買不起。
現在能買了,就感覺撿了個大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