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正一訣和法武蜉蝣界(1 / 2)

‘滴答’’滴答’水珠濺落在石頭上的聲音不斷的響起。

這是一片雨後的原始森林,那長滿青苔石岩的縫隙間,生長著參天的古木,雄偉蒼勁,巍峨挺拔,它們枝葉繁茂,遮天蔽日,此時無盡的水滴正從寬大茂密的樹葉上不斷滴下。

在岩石旁邊的一顆古鬆之下,直挺挺的躺著一名衣著破爛的男子,被大雨淋過的古鬆不時的滴下一兩滴水珠,這些沒有一絲規律,或許滴在了地上,或許是水窪中,或許是岩石上。

而有的水珠也恰恰滴在了躺在樹下昏迷不醒的男子臉上。

片刻,這名昏迷不醒的男子,在水滴的作用下,仿佛恢複了一些意識,慢慢的動了動手指,而後艱難的睜開了自己的眼睛。剛剛睜開眼睛的男子好像癡呆一樣,隻是費力的坐了起來,而後便一動不動,這樣的癡呆狀態整整的持續了一個時辰。

這名男子才低聲的自語道:“我還真是倒黴啊,上次穿越到電影的世界,還沒來得及看看自己的樣子便被雷劈,誰知道,還沒死,不知道這次卻是穿越到那個地方了!誒,希望我的運氣不至於差到家,再次來到一個危險的世界中。”片刻,這名男子像是發現了什麼,輕“咦”一聲,而後便把注意力轉移到了自己的身體上,慢慢的男子抬起了手臂,來回晃了幾下,接著晃動的幅度越來越大。

隨後男子像是發瘋了一樣,一下子跳將起來,手舞足蹈的亂動著,動了好一會兒,男子才靜止了下來,開心的叫起來:“沒想到我楊延昭運氣不差,這次終於可以自如的控製身體了。”

說完,來到另外一個不知名世界中的楊延昭,又是情不自禁的來回動了起來。這樣過了好一會兒,楊延昭才感受完畢重獲身體的感覺,之後,楊延昭靜了下來,慢慢的觀察著自己的身體。

漸漸的楊延昭發現,自己現在的這幅身體實在是太棒了,起碼比自己當兵時的身體素質要好上五倍不止,而楊延昭也發現自己的體內不時的有股熱流經過,熱流經過後楊延昭略顯疲憊的身體不由的為之一振,楊延昭猛然想到了自己做的那個奇怪的夢。楊延昭慢慢平複了自己激動的心情,整理起自己的記憶。

他小心翼翼的按照自己在夢中學到的東西,運用意念去溝通身體內的熱流。

雖然楊延昭沒有經驗,但是這具身體畢竟是知秋一葉的,而這股能量也是知秋一葉千辛萬苦所修練出來的。可以說已經成為了自身本能的一部分,就像是人的手掌一樣。

隻不過,這一隻手掌楊延昭多時間沒有動用有些麻木,隻要熟悉一下,活動活動就會和往常一樣的靈活。

不僅如此,楊延昭因為經曆了知秋一葉的成長,自然也懂得知秋一葉的運功方式,現在依葫蘆畫瓢之下,不過片刻,楊延昭便能熟練的控製這股能量了。楊延昭在可以控製這股能量之後,依照自己的經曆,照葫蘆畫瓢不知疲倦的把這股能量在自己身體內,按照特定的功法運行了七七四十九遍。

運功完畢之後,這一股能量隻是增長了微不可見的一絲,楊延昭不由得感到一絲頹然,楊延昭運行的功法正是道教正統昆侖的基礎修煉功法。此功法喚作《正一訣》,為昆侖門徒築基所用,連到大成,也隻不過堪比築基期的修為!

而這一個心法雖然不強,但是卻是最好的築基法門,而它的命名也大有來曆,完全是根據大道四九,天演其一,取了個遁去地一的意境,這個一在昆侖創始人的眼中卻是基礎的意思,人體天生少一,補全了基礎,那麼人類就能踏上修仙之道。

最終大成,飛天遁地,出入鴻蒙,與天地同壽,不在話下!而《正一訣》共分九層,一直可以修煉到築基上階,前三層分別對應了脫凡的初階,中階,和上階,四到六層對應了脫胎期的三種境界。

而最後三層,則對應了築基這一個層次,到了這一個層次,這部法訣便算是修煉完畢了!

在此之後,昆侖自然會根據各個弟子的不同成就,來進行後續的功法選擇。

隻不過,楊延昭帶著知秋一葉的記憶,隻有這麼一部築基的功法!

隻有築基之後,才能真正的修煉仙道,踏上修仙的門檻。

而築基,顧名思義,就是打牢自己身體的基礎,築基之前的脫凡,是為了給築基打撈基礎,鍛煉身體,使得自身能夠承受天地靈氣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