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我的前生幾度輪回裏?正當北宋東京夢華之時,可曾見過東坡攜著朝雲出城遊春訪友悠然自得?正當南渡江山改換之際,可曾見過李清照攜著夫君的手淚眼相望寸斷柔腸?正當桃花扇底斷送南朝之後,可曾見過納蘭容若徘徊在愛妻墓前黯然神傷?正當萬馬齊喑西風漸起之時,可曾見過沈複與芸娘泛舟於太湖之上把酒臨風?千古之上,可堪相思相望者,又何止此數人?不過是他們的故事,格外地觸動了某一個百無聊賴的午後,某一點不可言說的心事。沉迷了歲月,撩亂了浮生……
明月梨花一夢:蘇軾與王朝雲
過往五千年間,中國文壇上出現了不少驚才絕豔、名垂千古的耀眼人物,瀟灑飄逸如李太白,沉鬱頓挫如杜工部,纏綿悱惻如李商隱,英姿勃發如辛棄疾……但如果要從這些文壇大腕中,尋找一位綜合得分最高的全能型選手,那就非蘇軾蘇東坡莫屬了。
東坡其人,可謂上下數千年中,寥寥不世出的幾位絕頂天才之一。文則昂然側身唐宋八大家之列,詩則為李杜之後一大家,詞則以豪放曠達開一代新風,書法則為“蘇黃米蔡”宋四家之首,繪畫成就亦遠在同儕之上,金石,佛學,政論……舉凡當時顯學無不涉獵,真可謂“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文采風流如此,再添上幾段纏綿悱惻的風流韻事,蘇東坡這幅精彩紛呈的人生畫卷中,也就多了最明媚動人的粉紅一筆,恰如臨水桃花,十分春色,全然完滿。
蘇東坡前後有過三位妻妾,巧的是,她們全部姓王。發妻王弗,續弦為王弗的堂妹王閏之,侍妾王朝雲。她們三人到底誰在東坡心中占有最重分量呢?後人爭論紛紛,莫衷一是,然支持朝雲者最為多數。一個重量級的原因就是,在這三人中,蘇東坡寫給朝雲的詩詞作品是最多的,共計詩5首,詞7首,文3篇。其他涉及或疑為影射朝雲者尚且不計。另一個原因則在於,朝雲是陪伴在東坡先生身旁經曆最為坎坷、時間跨度最長的女子,從十餘歲時初見,到嶺南溘然長逝,二十餘載的漫長時光中,她和他琴瑟相和、心曲互通,譜就了一段千古不朽的愛情佳話。
芙蕖一朵立娉婷
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的夏天,時任杭州通判的蘇東坡,在西子湖畔已經度過了兩年的悠閑時光,兩年前因反對大名鼎鼎的王安石變法,東坡被“拗相公”貶來此地,當一個小小的閑官。卻不知這一貶,成就了蘇東坡與杭州山水、江南佳人的一段大好因緣。
宋代風尚重文輕武,文官的生活更是愜意自在,正如蘇門四學士之一黃庭堅所言: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時值初夏,水似眼波橫斜,山如眉峰聚散。蘇州太守陳襄在西湖邊大宴賓客,我們的才子蘇東坡自然是座上嘉賓。
在這般“往來有鴻儒,談笑無白丁”的盛大聚會上,妓女自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她們與文人學士唱和來往以自抬身價,名士們也多以出入秦樓楚館為韻事。賓客遠觀美景、醉攬佳人、手捧酒杯、閑吟詩詞,說不盡的瀟灑風流。在這其中,有一位彈琵琶的小小樂妓格外引人注目,她雖然形容尚小,卻神清目秀、宜嗔宜喜,已經可以看出日後的絕色模樣,不由令人心猿意馬我們的大詩人自然也不例外。
酒過三巡,眾人愈發興致盎然,起哄著讓蘇東坡題詩一首,以誌今日之樂。詩人的目光在女孩麵上稍停片刻,便淡然望向遠山,用略帶四川口音的官話悠悠吟誦: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詩人聲音方落,眾人已轟然叫好,用浙江的絕色美女西施,來比擬姿態萬千的西湖,美人美景交響輝映,可謂出人意表又貼切之至,東坡之才果然無雙。連那位懵懂的小女孩子也燦然一笑,詩人的眼光更加移不開了。
善解人意的太守大人、知情解趣的賓客同僚,早就看出了東坡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宴會還沒有結束,已經有人來告訴這位小琵琶女:她被買下來贈與了蘇東坡大人。
麵對這樣突如其來的命運轉折,她在恍然中,更多的是歡喜和期待,能夠從此跳離風塵,來到名滿天下的蘇東坡身邊,哪怕為奴為婢、為妾為侍,她都是甘心情願的。何況那人看待自己的眼神中,有驚豔,有欣賞,有憐惜,唯獨沒有輕視和鄙夷。她知道,她是無比幸運的。
她抱著琵琶,分花拂柳般從人群中翩然走來,盈盈拜倒在蘇東坡麵前:“大人,請賜我一個新的名字吧。”然後抬起頭來,一雙大眼中珠淚盈盈。看著這張“淡妝濃抹總相宜”的麵龐,蘇東坡不知怎的,想起了當年坐船進京趕考時,在江中遙遙看到的巫山神女,“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蘇東坡喃喃自語:“你就叫朝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