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山中苦練(1 / 1)

劉豪轉身一看,身後竟無一人,心中不由發毛了,低頭仔細看了這影子一下。這影子與他的腳緊緊相連在一起,原來是自己的影子,因為他背著鐵鍋,影子也就像龜影一樣子,真是自己嚇自己,他自嘲的笑了一下。

當劉豪回到家裏的時候天色已晚,他放下東西,舒舒服服的躺在虎皮上,不知不覺的睡著了。一覺醒來又是新的一天,他漱口吃早餐,提起兩個鐵鍋,在洞前用黃泥粘土石頭砌起了一個灶台,然後塔了一個棚,這樣又是幾天的工夫了。他依然覺得還是少了什麼東西似的,究竟是什麼呢?無意之中他看見了泡在水中的竹筍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水桶。他隻好明天再下山買了。

自此之後,劉豪除了每隔半個月下山買日常所需之外就不下山去了。那他在山中幹什麼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鍛煉。每天早上,他便早早的起來跑步,然後就做引體向上,仰臥起座,遊泳。其實引體向上這種運動對身體長高有很大的好處,因為這過程中對身體有拉伸作用。在很多少時候人們對別人的態度有很大的原因是取決了他的身材高矮,對高大的人會重視,對矮小的人會輕視。劉豪是很重視自己的身高,特別是現在處於弱肉強食的冷兵器時代。仰臥起座則是鍛煉腰力,一個男人能征服女人的最強最直接的武器,也是一個男人的生存之本。遊泳大家也知道了它的作用,就不用說了。下午則鍛煉臂力,腳力,方法則為舉重,負重跑步,開始的時候比較輕,漸漸的小量加重,這樣才能由淺入深。劉豪感到寂寞的時候就高歌無數曲,這樣可以解寂寞也可以練氣。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經不覺又是兩年,劉豪又加強了鍛煉力度,開始練習反應能力,敏捷力,承受力。劉豪拿著一根竹子站在樹下,隻要樹上有葉子落下來便揮竹掃葉。煉完之後他雙手執一杆竹子當槍用,對著某一點反複捅去,務必每一次都準確無誤的。傍晚時份,他用布袋裝了滿滿的一袋,然後用身上的每一個部位去撞沙袋,當然小弟弟和一些非常脆弱的部位除外,不然的話那就是送生小弟,有多少都不夠送。每當休息的時候,劉豪就摸索一些什麼洪拳,詠春,截拳道等等的練習方法與拳理,最終還是得出了一個二十世紀人人都說得到但都做不到的結論: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個快並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快,而是一個包括很廣的快:眼快,意快,手快等等的結合。在這個過程的練習中,劉豪終於悟出了中國武學的精華:氣功。在二十一世紀以來,氣功這個詞已經被許多“氣功大師”弄得烏煙瘴氣了。其實氣功是真正存在的,但它隻是存在人的體內,也可以說是私有的。那些什麼用氣功發功治病的人都是騙人的。因為氣功是一個人多年鍛煉而得到的能量,身體越強它就也越強,同樣的也可理解為對身體的能量運用的方法。比如一個人在重物搬運的時候會深吸一口氣使得氣力發揮至極致。隨著科技的發展,先後出現了火炮火槍,接著什麼蒸汽機什麼的,人們由冷兵器時代進入了高科技時代,有許多東西都由機器來代替,人們得到了許多但也失去了許多。比如人們得到了電視機,就失去了一個良好的視力,不過又得到了眼鏡,出現了新時代產物“四眼”。人們有了槍支導彈,誰還會死命鍛煉武藝力量然後拿著菜刀跟敵人對砍。人們的生產力滿足了許多欲望,但生活的環境也越來越差,隨便鍛煉完吸一口氣都會有呼吸道疾病,你還敢鍛煉嗎?古代人則不同了,一打開門就是新鮮空氣。

劉豪偶爾間領悟到了氣功的竅門,於是不斷的練習,不斷的實踐,才明白到為什麼古代會出現了許多力拔山兮的猛人。此間劉豪在林中布陷阱捉山豬狐狼等,也不知怎樣的就是捉不到老虎。劉豪把一些狼毛皮拿出去讓農家婦人幫自己做衣服,送出一些毛皮給她作酬金。那婦人不知多高興。

如此又過了一年多,劉豪在山中一共住差不多四年了。劉豪知道自己也不可能一輩子居於深山之中,怎麼也要虜一個媳婦回來吧!但媳婦又有爹娘兄弟姐妹,若他們有難自己也要幫忙。若要幫忙非要個動刀動槍不可,那就要有高強的武藝不可,功夫不是要練出來的而是要與人拚出來的。

劉豪收拾了一下衣物,回頭看看住了四年的山洞,心中非常不舍:“唉!真的不舍得離開這兒,但還是要離開啊!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再回來?”劉豪不忍再顧,狠心一轉頭下山而去。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看得爽了賞個錢嘞!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 or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 or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