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風大,不若上車再聊。”盧植道。
“好啊!”劉豪有點奇怪,這風不是很大啊,但還是應了下來。
上車之後,盧植壓低聲說道:“孩子,若我沒猜錯,你乃渤海王之子,數天前己吾縣發出了通緝令。不過那上麵寫你名為李豪。”
劉豪當下大驚,半晌才問道:“盧老如何得知?”劉豪見盧植看出了自己的身份馬上改了稱呼。
“我本來不知,但看到你包袱裏麵的玉佩才推測出來,我曾經聽說先帝送一塊刻龍玉佩給自己兄弟,這個人就是渤海王。而先前我又聽說附近的人議論在一戶獵人家中渤海王兒子的蹤跡,我就肯定了。”盧植說道。
劉豪默然了,盧植見之,便歎了一口氣,道:“唉!這本是一件冤案,人們都深感憐惜。孩子,你以後就在我身邊,有朝一天能為你父親雪恥。”
“雪恥有毛用啊!人都死了,當權者殺錯人總是事後認錯道歉就了事。”劉豪想完,就對盧植說道:“盧老說得甚對,然我養父一家皆因我而受害,我不欲再累盧老。所以我決定再一個人去流浪。”的確若劉豪的身份又泄露的話,盧植一定會被人誣告窩藏朝廷重犯。
“你一個小孩怎能一個人獨自流浪,你知不知道這可是很危險的事情。”盧植不放心而責備道。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其所不能。故請盧老就不必勸我了。”劉豪侃侃而道。
“哦!原來你還讀過書?”盧植不由有點驚訝。也難怪盧植,東漢之時很少有普通百姓讀過書,因為那時的書太貴了。
“啊?!讀過一點吧!”劉豪有點尷尬的道。劉豪在二十一世紀讀了不少書,但對於無涯的書海來說,這隻是滄海蜉蝣。還過他十分喜歡聽書,每當收音機有說書,他都收說。其中最喜歡的有《濟公》,《西遊記》,《三國演義》,《東周列國誌》,《興唐傳》,這些小說不知重複播了多少次,他就聽多少次。因為這些曆史小說,他曾一研究《孫子兵法》雖是可笑但也快樂,用於三國誌遊戲中。
“話雖如此,但你太少了。”盧植又把話題轉了回來。
“我現在可以說是朝廷的重犯,若我與盧老一起,定會為我所累了。所以我就必須離開。”劉豪斬釘截鐵的說道。
盧植見劉豪如此堅決的神態,心中十分奇怪這可不應該在一個小孩表現出來的性格,但馬上又想起劉豪先後經曆了兩次家中慘變才有這樣的性格,於是道:“好吧!既然你如此說,我也不好勸你了。我這有一匕首,雖說不及那削鐵如泥的寶刀,但也十分鋒利。你就拿去作防身之用吧。”說著從懷中取出一把匕首遞給劉豪。
劉豪接過匕首,拔出一看,寒光閃閃,的確是一把好刀。劉豪知道盧植一定是非要自己收下不可,便連忙謝過盧植。
二人又聊了一會兒,劉豪告別了盧植。盧植望著他那孤小的背影,心中一陣感慨。看著劉豪的影子消失不視野內,盧植才下令馬上向廬江出發。原來隻因廬江發生叛亂,朝廷才派出盧植去平亂。
且說劉豪一路上小心翼翼的向西行,終於來到一處地方。但見樹木森森,群鳥爭嗚,花草相映,小河潺潺,遊魚自樂,劉豪又到處找一番,竟然還有不少野棗樹。
劉豪心中暗暗歡喜,這些野棗這麼多吃不完可以風幹藏起來,有如此多的鳥魚即使是饑荒也不怕了,便決定居於此。但劉豪現在孤伶伶一個人到此什麼也沒有,若要居於此處必要有瓦遮頭。
劉豪開始查看是否有合適建房子的地方,大約找了一杯茶的時間。劉豪走到一處峭壁看見了一個一丈寬的山洞,這是由一塊巨大的石頭搭在峭壁而形成的,上麵長一些草藤。劉豪見了,心中大喜,因為有了這山洞就不用建草房了。
劉豪拔腳向洞裏走進去,發現洞裏還算幹爽通風。劉豪決定住在這裏了,馬上開工把洞中的雜草雜物清理出去,風風火火的幹了半天才把洞中整理幹淨。他坐下來休息了一會,肚子開始抗議示威大聲呐喊了。他隻好先摘一些野果平息一下抗議聲,再去捉魚解決根本問題。晚上了,他在洞口處生了一篝火,以防蛇蟲鼠蟻進洞。
“哈嚏!呀呀的!怎麼感到涼了。”劉豪使勁的揉揉雙臂,把典韋送給他的老虎皮從包袱中取了出來蓋上。隨著身子漸漸的暖和了起來,劉豪不知不覺中想起了快樂無憂的日子,心中不禁黯然傷心。傷心得累了,終於睡著了。
“唔!天亮了!”劉豪伸了一個懶腰,起床漱口,起火燒水,然後做運動:跑步,俯臥撐,引體向上,飛石練習。
,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看得爽了賞個錢嘞!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 or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 or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