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的影子(1 / 2)

首先寫幾件我奶奶經曆的事情,這些也都是我從小聽到大的故事。小時候這些故事就把我嚇的夠嗆,直到長大了慢慢有了自己的思想,才認為那些事兒多半是奶奶自己編來逗我的。後來越長越大,基本上都吧這事兒忘的差不多了,後來有一次突然想起來,就想弄個究竟。剛好奶奶那時候就在我家,於是回家就問奶奶那些故事是怎麼編出來的,怎麼聽的那麼真。誰知道奶奶一聽就笑了,看著我說:“這事兒咋能編出來呀?這都是奶奶親身經曆過得。”這句話一出來,嗆的我半天沒喘勻氣兒。要知道奶奶的經曆那可是真詭異極了,說出來隻能用匪夷所思四個字來形容……

還是剛解放的時候,那會兒全國上下一片熱情,都想著要建立繁榮富強的新中國。要想富,先修路。這話一點不差,於是全國各地都大建工程,主要就是修橋修路。恰好離我老家不遠的地方有條河,於是當時還是青年的奶奶就理所當然的被征到了修橋的隊伍。那條河叫什麼名字到現在我是弄不清了,不過總之是洹河的一條支流,向下流就流到了我們這裏的水庫。河的兩邊是河灘,平時建築所需的石頭等材料就在這裏就地采集。河灘的兩邊就是山壁,很陡,很高。從遠處看的話就像是整個一條山脈從中間被水衝斷一樣的感覺。山壁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洞,其中大部分都是野物掏的窩子,而有極少的一些隱蔽避光的則據說是早些時候窮苦人家下葬的時候鑿的。從前這兒開山的時候,經常從山中刨出一些死人骨頭,這在當時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而奶奶碰到的第一件事兒,就得從這兒說起。

在那個年代,修橋那可是十裏八鄉的頭等要事,每家每戶都要出人出力,征出來的人按照不同的工作分為好幾隊。考慮到女同誌的特殊性和起居在人群中不太方便,於是幹脆就把所有的女同誌都編入一隊裏,專門做一些類似於挑石子這樣簡單地事情。石子這種東西在河灘遍地都是,直接裝簍子裏,裝好了放車上往工地拉就行。不過隨著建築的進行,工地所需要的石子越來越多。周圍的逐漸都采沒了,那就隻好跑到遠一點的地方,日複一日,到最後不得不沿著河灘走很遠才能采的到石子。采石子這活兒,通常是兩個人一組,采兩筐石子用小車往回拉。說到這兒不得不提一下,那年代過得就根本不是人過得日子,家家戶戶都窮的揭不開鍋。為了能活下去,什麼樹皮草根呐隻要是毒不死人的就都往嘴裏塞,就這樣依然餓死不少人,我奶奶有一哥哥就是給活活餓死的。奶奶那哥哥有個孩子,夫妻倆但凡是有口吃的就都給那孩子吃,最後倆人都走了,就剩下一小娃子。家裏當時沒一個人敢要。說實在的,自己的孩子都養不活,那有能力再養一個?最後商量了一下,就任其自生自滅吧。奶奶不忍心,於是就抱了過來自己養著。為了能給這小家夥掙口飯吃,加上奶奶那個時候是出了名的力氣大(聽爺爺說當初不少男同誌論力氣都不是奶奶的對手)。所以奶奶就一個人幹兩個人的活,一個人推一輛車子來回給工地裏送石頭。

工期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施工越來越緊,每天天沒亮的時候就要起來幹活。一次,也是天蒙蒙亮吧,奶奶剛從河下岸拉了車石子往回走,走著走著就瞅見前麵有個人影,興許是附近的百姓吧,奶奶也沒在意,可是越走越近,奶奶越發的覺得不對勁兒起來。那時候是什麼年代,家家戶戶有口飯吃就不錯了,誰還會在乎穿的,但凡有件破布段子能遮住就成。可前麵那人,她竟然穿著一身紫錦做的衣服,頭上還別著根玉簪,放眼望去那是一身珠光寶器,數不勝數。奶奶驚呆了,這,這是哪來的唱戲的?正納悶兒著呢,那人突然轉身向山壁走去,這一轉身不要緊,奶奶差點兒給嚇暈了過去,我的天奶奶啊,那哪是張人臉?那分明,分明就是一具枯了皮的幹屍!!奶奶嚇的當即一動也不能動,整個人都愣在了那裏。好在那幹屍好似並未發現奶奶在後麵,仍舊直挺挺的向著山壁走去,好不容易走到了山前,竟然“嗖”的一下……不見了……

過了好半天奶奶才換過來勁兒,也顧不上推車了,拚了命的向工地跑去。當時同樣的工地修橋的還有我奶奶的一本家大爺,奶奶一跑到工地就就嚷嚷著要找那本家大爺,找到他以後上氣不接下氣的就把這事兒給結結巴巴的說了一遍,當時奶奶那本家大爺正在幹活,旁邊還站著很多工友,聽完奶奶的敘述都笑了起來,其中還有個打趣奶奶道:“小姑娘聽故事聽多了吧,哪來的那麼多神神怪怪的事兒?”奶奶見沒人願意聽,急的都快哭了,向那她大爺大肆辯解起來,不過到最後也還是沒人相信奶奶嘴裏所謂的“奇遇”。後來奶奶也不敢去那個地方了,還是由那本家大爺陪同才把那車子給取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