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6章 邊關風雲(2 / 2)

然而邊關的風雲並沒有停歇,接二連三的戰報傳到了郪王城。郪王急得像是熱鍋上的螞蟻。招集滿朝文武,整天的在朝中議事。隻是郪國還沒有經曆過戰事,並不知曉該如何抵擋。蜀國的進攻不知道要持續道什麼時候。

李波在朝中提議:“要迅速在明見招集兵馬,訓練出來,保家衛國才是大事,蜀國是國土麵積雖然比郪國要大,但是連年的洪災,已經讓蜀國的百姓叫苦不已,軍事實力應該沒有那麼強大,可能幾次進攻未果,也就會放棄。”

王小波接著說道:“我覺得大夫說的有道理,隻有國家的軍事強大了,才能得到安生,我們與蜀國毗鄰的地方,地廣人稀,沒有值得爭論的,我郪國隻要有強大的兵力按紮在哪裏,定會確保一方平安。”

郪王說:“可是都是我蜀國的子民,又有誰願意走上戰場。”

鄭平接過郪王的話:“王兄此言差矣,為了自己的祖國,不一定都是你那樣的想法。你大義滅親的豪裝之舉,早已深得天下人的厚愛,隻要你一響應,我想肯定有數不完的人要來。”

郪王說:“如此說來道也可以試一試。”

李波說:“如果著急了人馬,兵器暫且成了問題。”

鄭平說:“加派人手,日夜不停的打造。”

郪王說:“好,我就下這道命令了。”

果然,郪國的人,凡是身體強壯者,紛紛響應,自發的前來參加,隻要平息了戰亂,變自然心安理得的回去種田狩獵。

鄭平早就訓練的一隻精兵強將,想在終於派上了用場,邊關的戰事還能抵擋,這些被正平訓練出來的武士自然的成了郪王現在新的軍隊的頭領。

隻要邊關的戰士還能抵擋一些時日,這邊的後續部隊,稍加訓練就能走上戰場與蜀國的兵抗衡。後續部隊一上戰場,自然就會覺得,郪國的軍事強大,不戰而退。

其實叢帝兵不知曉郪國的軍事實力,很多的時候,都是聽從了鄭秋的一麵之詞。叢帝是一個很有野心的統治者,在他能想到的範圍內,他都會試圖侵略。

在這樣看來,林國輝的想法就錯了,他原本想建議郪王派出使者,再次道蜀國,與蜀王叢帝談話,就在兩個方麵來談,一是從兩國長期貿易夥伴著手,暢談兩國人民的利益。再者就是關於戰爭帶來的災難,遭殃的是百姓。

可是叢帝根本不是人,他哪裏能知道人們過著的苦日子,隻是後來郪國人才知道,蜀王叢帝是一直鱉精,治水有功,才禪襲了王位。他是沒有人性細小的心靈的,如果他要一統天下的霸業,恐怕是誰都也阻止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