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斷其根本(2 / 2)

董卓感覺自己帶領的大軍久不殺人沒有好處,便吩咐他們去遠離洛陽之處打劫、殺人、擄掠。

遠離洛陽的百姓死傷甚多,而董卓的士卒卻是割下百姓的人頭說是剿滅賊寇所得,經常在洛陽街頭招搖而過。

董卓軍看遠處百姓被殺光了,就在洛陽附近殺人放火,無惡不做,李儒雖然勸說過幾次,但是董卓此時已感到羽翼豐滿,根本不聽。

董卓本人卻經常以教導劉協為名夜宿宮中,滿朝文武現在大多是董卓親信,其他如王允等忠臣卻也敢怒不敢言。

一時間洛陽城中百官驚恐,百姓膽寒,人人自危,洛陽逃跑人數在不段增加,一個繁華大都市現在顯得格外冷清。

董卓雖然提拔親近,排除異己,但是各州的州牧他在李儒的建議下卻沒動,他接到九將郡太守華歆密報,揚州士族門閥不滿朝廷賦稅,有造反的嫌疑,州牧張溫無力製止,且不允許自己征討。

董卓與李儒等人商議後,決定派童宇前去協助征討,暫代揚州軍政,將張溫調回。

童宇接到聖旨後,令張郃、高覽、孫觀、尹禮、吳敦、文聘、廖化、賈詡、田豐、臧戎、潘睿、廖元、司馬徽、龐德公留守荊州與鎮南將軍府;

高順、張遼、趙雲、黃忠、魏延、管亥、劉辟、龔都、荀攸、程昱、陳紀等率本部人馬去揚州;

調關羽、張飛帶五千新收編的黃巾軍步兵回新野,同時從高順處三千陷陣營來新野隻等朱儁消息;

朱儁帶五萬人馬前來涼州征討李文侯、北宮玉,二人已占領金城,朱儁得到消息帶人馬前來,看二人勢大,便兵風兩路,在榆中和勇士二縣駐紮,互為犄角。

李文侯、北宮玉本有八萬餘眾,但看到朱儁分兵兩路,也分兵相抗,而這一分兵正中朱儁之計,朱儁趁夜將兩處兵馬聚齊到榆中,先擊潰了李文侯,斬首一萬餘俘虜兩萬餘並斬了李文侯首級。

在勇士縣北宮玉得知後大驚,嚇的連夜帶人逃到了漢陽的韓遂、馬騰處,韓穗與馬騰本就是為了誅殺宦官才起兵,而今宦官已除,二人也無謀反之意隻等朝廷前來安撫。

北宮玉卻逃到二人處,二人本就在朱儁帶兵前來征討時就想去幫助朱儁,但是怕朱儁猜忌,便未輕動,如今北宮玉跑來,二人大喜,便直接誘殺了北宮玉,收降了其部眾,出城迎接朱儁。

朱儁早在皇甫嵩處就聽說二人都忠於漢室,隻是想誅殺宦官,並無反心,今日見二人獻上北宮玉人頭也毫不懷疑,欣然孤身進城與二人飲酒,並在席間出示靈帝密旨。

二人跪拜聖旨後,打開一看,是靈帝命朱儁進兵並州,占據涼州斷了董卓的後路。

二人看後都在考慮,他二人與董卓也素來交好,知道董卓確有反心,但是尚未謀反也不好就與董卓對抗,也不難為朱儁。

朱儁也知道二人為難,便在城外駐紮,等候朝廷有變化。

當二人得到加封董卓為太尉與司徒王允總理朝政;

中常侍張讓刺殺先皇,誣陷輔國大將軍董卓同謀,獄中自盡,無從查起,接著是董卓為相國獨攬朝政的消息後,心中明白了,董卓為人殘暴,定是逼迫小皇帝加封的自己,便來到朱儁大營,同意協助朱儁斷了董卓後路。

朱儁聽後大喜,與二人一番計議,便上奏朝廷,等候董卓派並州兵馬來救。

牛輔接到董卓命令,留副將胡赤兒帶一萬人馬守衛並州,自己帶四萬鐵騎來救朱儁。

朱儁將其迎進大營,擺酒接風,並派人去牛輔營中勞軍,席間將其砍殺,並聯合馬騰,韓遂將牛輔所帶的四萬喝的四肢不聽使喚的鐵騎全部擒獲。

公孫瓚得知牛輔已經離開並州後,帶兩萬人馬來到並州城下,謊稱奉董卓之命前來下旨,胡赤兒看公孫瓚手握聖旨,不敢怠慢,慌忙請公孫瓚入城。

公孫瓚方一入城,就看後麵又衝來無數人馬,胡赤兒剛要吩咐人關城門,被公孫瓚手下大將嚴綱一刀斬於馬下,控製了城門。

城外關靖帶五萬人馬也殺了過來,並州這些被董卓強征來的兵見事不妙,紛紛跪倒投降。

公孫瓚進城安民,派一部分人守城,便手捧聖旨,逐郡接收城池。

朱儁斬殺牛輔,將俘虜讓二人派人看押後,就帶大軍前去並州,沿路接到公孫瓚正在接收並州各郡後,便派人通知童宇、皇甫嵩、曹操、袁紹、孫堅等人,並派人通知王允。

起點女生網www.qdmm.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