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賈詡鬱悶(1 / 2)

光和四年十一月,邊關都督,安北將軍童宇率部擊破匈奴單於庭,斬首四萬七千餘,俘虜二千餘。

繳獲馬匹三萬餘,牛羊牲畜三十餘萬,輜重無數,匈奴單於羌渠自盡。

其子於夫羅、呼廚泉戰敗被擒;

大漢虎威見軍張遼;武烈將軍、歸漢侯、東鮮卑大人闕居;勇烈將軍、附漢侯西鮮卑大人宴荔遊分三路大軍出擊匈奴,解救被擄掠鮮卑人口數十萬,匈奴逃至天山以西。

匈奴族人共立左骨都侯須卜為單於;

匈奴經單於庭一戰元氣大傷,再經張遼、闕居、宴荔遊由東向西一路攻打匈奴部落。

加之闕居、宴荔遊二人對匈奴恨之入骨,大軍所過之處匈奴人被屠戮一空。

匈奴人在須卜的率領下逃過天山,躲避漢軍和鮮卑大軍追殺,人口由50多萬銳減到不足30萬。

童宇派張郃、高覽、張飛、張遼帶所部人馬駐紮龍城一帶監視匈奴,派賈平為行軍參謀。

童宇帶其他人和大軍返回並州,此一戰,漢軍在賈詡、程昱等人的謀劃下,在關羽、張飛等人的奮力衝殺下,以傷亡三千餘人的微小代價取得了勝利。

童宇帶大軍兵回並州,田豐帶百姓夾道歡迎。

對歸來的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紛紛為英雄們獻上美酒佳肴,童宇也很感動。

洛陽皇宮中,靈帝對張讓道:“讓父,童宇之事實在令寡人為難”

張讓道:“陛下,童宇已同意去並州,陛下因何為難”

靈帝道:“童宇若早用計逼走皇叔,嚇退劉備寡人也不為難了。如今童宇逼走皇叔,幽州又派誰為好”

張讓道:“陛下,童宇確是仁義,若換做他人必然向陛下彈劾皇叔的過錯,更令陛下為難”

靈帝道:“童宇若是彈劾皇叔,寡人必為皇叔開脫,但童宇卻未彈劾皇叔”

張讓道:“老奴認為是童宇仁義”

靈帝道:“寡人認為皇叔乃大才,因此言聽計從,頗為依仗。而被童宇用計將其逼走,卻令寡人感覺高估了皇叔。皇叔此去益州是為逃避寡人追究而去益州獨立,但寡人不忍加害,放任去前去,也是無奈。但是寡人認為皇叔絕無此等計謀,必是童宇所授”

張讓道:“陛下之意是皇叔欲謀反?童宇亦有不臣之心?”

靈帝道:“皇叔尚無那本事,隻是想閉塞與朝廷往來而已。其到益州定置一親信駐紮漢中斬殺朝廷使者,怕寡人對其斬盡殺絕。讓父若有結怨之人寡人命其去益州宣旨,倒是童宇要小心提防才是”

張讓道:“老奴並無結怨之人,謝陛下厚待老奴”

靈帝道:“世人皆言寡人昏庸,其不知寡人如不昏庸,大漢早已易主,寡人也不過是為大漢列祖列宗苟延而已”

張讓道:“陛下何出此言”

靈帝道:“若我即位即仿效高祖、武皇、文帝、世祖嚴令各州、郡、國交納稅收,讓父認為有幾許州、郡、國能交”

張讓不禁語塞,靈帝說的不錯,桓帝奢侈腐化,導致國庫空虛,士族門閥多有不忠。

朝廷忠臣多隱居不出,大漢基業搖搖欲墜。

若靈帝即位即嚴明律法效仿先祖,不臣之人定起,朝廷根本無力抗衡。

張讓想罷,直冒汗。

說道:“老奴實是不知”

靈帝看著張讓道:“讓父不必欺我,寡人欲重置大將軍,讓父可替寡人舉薦一人。但必須答應寡人,不可與之同流,隻可與其相鬥”

張讓道:“太尉劉寬、衛尉許彧皆忠於朝廷,陛下因何複置大將軍”

靈帝道:“劉寬懦弱不足服眾,讓父可尋一機會將之罷免。許彧雖然有謀略,也隻一時之能,讓父先想法用許彧替代劉寬,大將軍之事卻不急”

張讓對這個沒反對。

靈帝接著道:“童宇是否忠於朝廷,寡人尚需要考驗,讓父可告之寡人絕不負他。並州、鮮卑均由其自行處置,無需上報,所得稅收自行安排。幽州之地讓父可派一懦弱之人前去,一切皆聽從童宇”

張讓聽後大喜。

靈帝看張讓離去,悠悠的自語道:“大漢又可延續一年矣。”

張讓回府後,立刻給童宇修書一封,將靈帝所說詳細寫明,命親隨前去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