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曼找到了秋言媽媽的妹妹,是個離了婚的女人,她看著曼懷裏抱著的孩子憋紅了眼眶,卻隻是搖搖頭說,秋言,是個可憐的孩子,現在她的女兒不知道會不會像她媽媽一樣......
不會的,我已經決定要撫養這個孩子了。
曼其實是知道結果會是這樣,沒有一個親戚願意收養這樣一個小孩,他們順利過完自己剩下的日子還成問題,又怎麼會無端讓自己再背負起撫養一個孩子成長的重擔呢?同情倒是有的,不過,曼連同情都不想他們施舍。
她會好好把這個孩子撫養成人。
她還是從別人口中得知,其實秋言過得很辛苦,並不是她那封信能簡單描繪出的。
秋言父母死後,房子便因抵押而被法院查封了,原來早在一年前,也就是她高考那段時間,她的父親因為一次失敗的投資使得自己經營的公司因無資金可供周轉而不得不向銀行貸款,房子也因此作為抵押,說是公司,不過是一家在那所重工業城市裏微不足道的水泥廠子。結果還沒來得及還清銀行的貸款,他的父母便因車禍而去了另一個世界。銀行向法院申請查封了房子,他們自然是不會考慮還留在這個世界的秋言有沒有地方住的。那時的秋言已經19歲,有了勞動能力,學校也願意不收取她的學費.
所以,在旁人看來,那時的秋言雖然值得可憐,但也毫無救扶的必要。
秋言沒有什麼親人,爺爺奶奶早在秋言初中時候就陸續去世。她父親是最小的,因而他的爺爺十分偏袒這個小兒子,臨終前把辛辛苦苦打拚下來的廠子留給了他。因此,當秋言家裏有了巨變,那些姑姑們竟然沒有一個人願意伸出手拉秋言一把。
這世間,親情也不過如此。流著相同的血的親人也會在生活的掙紮裏變得麻木不仁,那身體裏的血液並不能帶給他們安全感。
曼突然想起並不搭邊的一句話,樹倒猢猻散。
人與人大抵是如此的,富貴使我們相愛,貧窮把我們拆散。在現實的麵前,連最原始的血緣都無法幸免於難,更何況彼此欺騙的我們?
曼看著眼前這位婦人,對她說,我代秋言謝謝您,秋言曾說過,您是待她最好的親人。
秋言不曾說過,不過曼看得出,這位滿目滄桑的女人是真的關心著自己懷裏的小女孩,隻可惜,她無力把她養大。
有份心就夠了,此刻的曼,對著親情,要求有限。
我會在花園路那邊開一家咖啡店,你要是想小陸歌了,可以過來看看。或者,你可以過來待上幾天,我煮咖啡給你喝。
她該是明白曼的意思的。
曼想幫一下這個離了婚的老人。
曼早就想好要開一家咖啡店。
這樣,當生活的苦來了,她喝一口咖啡,便覺得入口的苦澀是會化成甜的。
待你了無牽掛,便去浪跡天涯。
這是曼很小時候寫下的話,她像是《臥虎藏龍》裏的玉嬌龍一樣,出身在富貴守矩的家庭,卻向往著江湖,一心想往那快意恩仇的俠客情懷裏鑽。
自從決定照顧陸歌,她便收起那個江湖夢,隻求在這塵世寡淡地了此殘生。
曼知道,這一生,不會再牽起誰的手,一生細水長流地把風景都看透。
附:幾米說,
當你喜歡我的時候,我不喜歡你
當你愛上我的時候,我喜歡上你
當你離開我的時候,我卻愛上你
是你走得太快,還是我跟不上你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