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消化係統病常用藥物介紹(五)(1 / 3)

23.注射用輔酶A

作用與用途:該藥是從鮮酵母提取,由泛酸、腺嘌呤、核糖、半胱胺及磷酸所組成:,對糖、脂肪及蛋白質的代謝起重要影響,可用於脂肪肝、各型肝炎、肝昏迷等。

24.注射用三磷酸腺苷二鈉

作用與用途:是一種輔酶,可用於急、慢性肝炎等。

用法與用量: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

注意事項:腦出血初期忌用。靜脈滴注快時可引起低血壓及眩暈等,個別患者可出現過敏反應。

25.苦參堿注射液斯巴特康

作用與用途:有清熱利濕、利尿退黃、解毒、改善肝炎症狀與體征、抑製病毒等作用。用於急、慢性肝炎。

26.肌苷

作用與用途:本品能直接透過細胞膜進入人體細胞,參與細胞代謝。用於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衰竭等。

27.胸腺因D注射液

作用與用途:能刺激免疫細胞,增加其功能。用於急、慢性肝炎,難治性肺結核等。

用法與用量:肌肉注射:每次2-4ml,每日或隔日1次,療程為2-3個月。

注意事項:個別患者出現頭暈、低熱、皮疹等副作用。

製劑針劑:21ml:5mg。

28.肝細胞刺激生長因子

作用與用途:主要來源於人胎肝和乳豬肝,能刺激細胞DNA合成,促進肝細胞再生;改善吞噬細胞功能:,清除內毒素損害;降低腫瘤壞死因子活性,防止肝細胞受損等。用於重症肝炎,慢性肝炎等。

用法與用量:每次40~140mg,每日1次,加入葡萄糖注射液內,靜脈滴注。

注意事項:偶有發熱反應。

製劑針劑:20mg。

29.凱西萊

作用與用途:對肝髒細胞有保護作用。用於治療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及藥物性肝炎等。

用法與用量:每次1-2片,每日3次,飯後口服,連服12周,停藥3個月後繼續下一療程。急性肝炎者連服7~21d。

注意事項:偶見皮疹、皮膚瘙癢、發熱等過敏反應。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偶見出現手腳麻木及蛋白尿等。重症肝炎、高黃疸、頑固性腹水、消化道出血、腎功能:不全、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及兒童禁用。

製劑片劑:100mg。

30.活肝衝劑

作用與用途:本品含有聯苯雙酯、肌苷、維生素。對肝髒有解毒和保護作用。用於治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

用法與用量:每次1包,每日3次,衝服,兒童酌減。

製劑衝劑:每包含聯苯雙酯15mg,肌苷100mg,維生素C50mg。

31.複方益肝靈

作用與用途:含有水飛薊素及五仁醇浸膏。有改善、穩定肝細胞膜、降轉氨酶作用。用於急、慢性肝炎和中毒性肝炎。

用法與用量: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飯後服用。

製劑糖衣片:每片含水飛薊素以水飛薊賓計為21mg,五仁醇浸膏80mg。

32.蒂達糖衣片

作用與用途:本品由川西獐牙菜提取而成,含有齊墩果酸、芒果甙、藏茵陳咄酮等。有清熱解毒、舒肝利膽、利尿退黃等作用。用於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膽囊炎,膽石症等。用法與用量:每次4~6片,每日3次,兒童減半,溫開水送服。

注意事項:個別長期服用者可有輕度腹瀉,停藥即止。

製劑糖衣片:3.5mg。

33.免疫核糖核酸

作用與用途:本品可使未致敏的淋巴細胞轉為免疫活性細胞。用於慢性乙型肝炎等。

用法與用量:每周1次,每次2~3mg,療程一般為4~6個月。

注意事項:個別有過敏反應。

製劑注射劑:3mg,2mg。

34.轉移因子

作用與用途:本品能選擇性地轉移細胞免疫力,可將細胞免疫活性轉移給患者,以提高細胞免疫功能:,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用於急、慢性肝炎等治療。

用法與用量:皮下注射,每次2mg,每1-2周1次,1-3個月為-療程。

注意事項:注射後可有局部酸脹感,個別出現皮疹、瘙癢等。

製劑注射劑:2ml內含相當於1X109~5X109白細胞提取物。

35.胸腺素

作用與用途:可使淋巴幹細胞轉變為丁淋巴細胞,因而增強細胞免疫功能。用於病毒性肝炎、重症感染等治療。

用法與用量:肌肉注射,每次2-10mg,每日或隔日1次。

注意事項:注射後可有發熱,個別患者有蕁麻疹及過敏反應。

製劑注射劑:2ml:2mg,2ml:5mg。粉針劑胸腺肽:4mg。

36.抗乙肝特異性轉移因子

作用與用途:本品可能促進丁淋巴細胞有絲分裂,促進淋巴細胞增殖,同時可誘導丁淋巴細胞在抗原存在下,產生移動抑製因子,可能增強與調節機體特異性免疫功能。可用於治療急、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攜帶者及肝硬化患者。

用法與用量:肌肉注射,每次1-2mg,每日或隔日1次,3個月為一療程。

注意事項:哺乳期婦女及嬰幼兒慎用。

製劑:注射劑:2mg。

37.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

作用與用途:本品能誘導患者產生內源性幹擾素,抑製病毒複製,促進肝細胞合成蛋白的能力。用於急、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攜帶者,肝硬化,亞急性肝壞死及肝癌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