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六十大壽(1 / 2)

第三章 六十大壽

今年恰逢皇阿瑪的六十大壽,年初的時候*六世為了給他慶祝壽辰,特意從西藏翻山越嶺到了熱河。皇阿瑪很高興,為了表達心意,命人在承德避暑山莊裏*行宮小布達拉宮的旁邊,為*六世專門建造一所寺廟。同時諸蒙古王公上書奏請在承德避暑山莊外圍,建一寺院作慶壽盛會之所,並捐獻了紋銀二十萬兩,皇阿瑪也欣然恩準。

熱河建廟忙得熱鬧,京裏更是各種活動不斷。先是寶泉局和寶源局分別特鑄了祝壽宮錢。這一次,兩錢局除鑄了每年祝壽時都要鑄的“萬壽錢”外,還特別鑄造了背龍風紋的祝壽官錢。

祝壽宮錢“萬壽錢”即“羅漢錢”,與普通的“康熙通寶”相比,主要區別是“熙”字開頭的“臣”字左側少一豎,“通”字的“之”字上麵為一點,俗稱“一點通”。 而特鑄的背龍風紋的“康熙通寶”祝壽宮錢更是製作工整、精良,麵文峻深,穿、邊廓堅挺,地張平夷。這種宮錢邊廓較闊,比普通的“康熙通寶”略厚、略重;麵文“康熙通寶”四個字為工整楷書,“熙”字和“通”字,均為“羅漢錢”的“熙”字(“臣”字左側少一豎)和“通”字(“之”字上麵少一點的“一點通”)。背麵的龍風紋圖案龍在穿右,龍頭向上,風在穿左,風頭向下大方、美觀,堪稱“美泉”。,

如今的清王國版圖歸一,國勢強盛,四海升平,百姓安定。一些官紳為感“恩澤”,不少老者不惜千裏跋涉進京朝賀,以恭請“聖安”。皇阿瑪為此深受感動,決定在“萬壽節前於暢春園宴賞眾叟”。命令65歲以上的直省現官、致仕官員及士庶等近兩千人參加宴會。又決定同時宴賞八旗滿、蒙、漢軍政大臣65歲以上者千有餘人。這次宴會足足準備了月餘,耗銀上萬兩,僅為宴會服務的人員就達到了八九千之多。

千叟宴這天,我們所有的阿哥們都早早盛裝肅容,帶著精心準備的賀禮站在園內等待開宴。開宴後首叫即是“就位進茶”, 先進行向皇帝及王公大臣獻茶的隆重“進茶之儀”。賜茶之後皇阿瑪先賦了《千叟宴》詩一首,然後便正坐龍椅,接受皇子大臣們向他進獻賀禮。

首先獻禮的是三哥,他帶人編纂的《古今圖書集成》已經全部編修完畢,這次特意向皇阿瑪進獻了全書目錄。接著就是四哥,他獻上了自己親手所書並在佛前誦讀了一萬遍的《金剛經》。接下來的阿哥也進獻了許多各種各樣的奇珍異寶,引得在場的人們連連驚歎。而這次,我更是費盡心力製作了一副壽星圖。正中是一個壽星手捧仙桃,壽星的衣物是我用各種麵料的絲綢拚貼而成,仙桃更是粘上了金沙,帶著星星點點的金光。畫的旁邊則是我用皇阿瑪最喜歡的董書寫的一副賀聯“九點齊州,九合諸侯,九五之尊成管叔;三朝元老,三呼萬歲,三千之宴出當今。”即便皇阿瑪不知見過了多少書畫,看到我這幅特殊的壽星圖也是十分欣喜,命人好好收藏以便日後再觀。

阿哥們獻禮完畢之後就輪到了王公大臣們,他們進獻的大多是些珠玉古玩。其中隻有兩樣引起了我很大的興趣。

其中一個是“萬壽無疆”屏風,該屏風高約八尺,長約二十尺,用酸枝檀木、湘妃竹等珍貴材料製作而成。屏風上邊兒是“萬壽無疆”四個金色大字凸現在銀色的緙絲山水河流之中,下麵則有緙絲花卉12幅,並在左右兩邊各繡了六十個“壽”字。古有“一寸緙絲一寸金”之說,單單隻那12幅緙絲花卉便可算得上是清朝皇家緙絲製品中的精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