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學……已至如此地步……。”劍行天忍不住悵然歎息,心中有些失落,天下誰人有資格與我一戰?
“劍施主,老僧有個不情之情,還望施主答應。”悟海突然向劍行天行了一禮。
“大師莫要折煞小子!”劍行天忙扶起悟海,口中急道:“大師乃前輩高人,小子怎敢受您如此大禮。如有受命,莫敢不從。”
“阿彌陀佛,昔年本寺達摩祖師乃天階九極的絕世強者,曾與至交同樣身為天階九極的天煌劍聖李純鉤前輩奇有天下,隻為尋找一天資絕佳之人傳承自身一脈武學。可兩位宗師眼光奇高無比,竟七尋七空,無一所獲。最終無奈,又不願絕學失傳,便在這少室山上開立一派,就是如今的少林。當初兩位祖師曾廣收門徒,甚至將自身所學盡刻於後山‘問天石‘之上,公布於眾八十年之久,盡天下英雄觀覽借鑒。達摩祖師的七十二門地技,劍聖前輩的三十六天技皆有人參透其精髓,但兩位祖師真正的內門絕技,傳說中的夢幻武學——《九重玄武勁》《極劍天煌》,縱觀天下英雄,無一人能學其皮毛。今日老僧見施主此驚世之資,放在數千年前也是不出世的奇才,定有望傳承兩大絕學。還望施主答應參悟此二種無上武學,以完施主意願,少林上下感激不盡。”老僧悟海語氣淡然,無喜無悲,這種大無私的精神,卻不負神僧之名。
劍行天沉默不語,深思片刻,臉色變幻不停,這傳說中天階九極強者的武技確實令他神往不已,可他仍過不了自己這一關。若是他學會了,這等堪比天高海深的恩德,他劍行天,用什麼去還!
悟海微微一笑,似是看出了劍行天的顧慮。
“劍施主不必心存介懷,你如實真學會了這兩門武學,便是達摩祖師與劍聖的內傳弟子,少林上下自當禮待。”
劍行天非優柔寡斷之人,沉吟一聲,道:“好!大師,小子非不懂禮數之人,受人滴水之恩,自當湧泉相報。若我學會了兩位先輩天學,自是他二位的弟子,日後必當拂照少林。”
悟海聞言欣慰的點了點頭。“則是不如撞日,武者沒那麼多繁文俗禮。劍施主,請隨我來。”
“好。”說著悟海帶著劍行天除了大雄寶殿,向少林後山走去。
一路上遇到的僧人越來越少,到最後幾乎連半個人影都看不見了,看來是接近少林重地了。
“當年‘問天石’上共刻了一百一十種武學,盡由天下武者觀學,八十年間,一百零八種武學傳入武林,天下武修盡習之或借鑒其長處以補己短。曆經幾千餘年,幾乎天下所有武功都有那一百零八門武學的影子,因此才有了‘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說。”悟海神僧邊走邊說,將自己所知的上古秘聞全數透露,不做一絲隱瞞。
“大師胸懷坦蕩,雖僅地階七極修為,擔心境上卻是遠超在下。”劍行天敬佩道。
“施主謬讚了。武者汲天地靈氣,不斷打磨自身,從生死中突破自身極限,凡人九破極限方成地階,地階再破九極方成天階。以施主不過雙十年紀便達到如此境界莫說是今天這個武學沒落,靈氣稀薄的時代,即使放到數千年前,也是萬中無一的天縱之才。老僧何德何能與施主相提並論。”悟海微笑著答,劍行天聽聞,剛想說些什麼。
“施主,這便是我少林後山聖地。”不知不覺已到了少林後山聖地,遙遙的便見一座險奇的絕峰,四處十幾人環保的參天巨樹,怕是有千年歲月的沉澱才能形成。
一塊青色巨石聳立於絕峰之上,巨石之上刻著密密麻麻的古文字,字跡行間透出蒼勁有力的勁意,其中最為顯眼的便是那大大的‘問天’二字,渾然一體,特別是‘天’字,內藏一股驚世劍意,使字非字,倒像一柄沉厚的絕鋒。
“此時乃是數千年前的天隕奇石,聳立於天地之間,其堅度非天階武者不能損之,立於這孤峰之上,自由一股不屈天道,敢問蒼天的氣勢,故稱‘問天’。”走進問天石,劍行天才真正感到天地造化的鬼斧神工。問天石表麵布滿了青色奇紋,與玄奧的武學文字相互交彙,高達數十米的巨大身軀,相比天地渺小無比,可偏讓人感到一股不動山嶽,天下獨尊,指天問道的龐大氣勢。劍行天目觸問天石的瞬間,仿佛心神放大了無數倍,一刹那與巨石神識相通。問天使數千年來孕育的滄桑氣息和不屈天地的高傲之心,令他心神動蕩。在他眼前的不再是一塊巨石,而是一位曆經千載磨練的絕世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