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門雖然以光速飛行,但它獨特的作用,使得它周圍的星空在不斷減小,也算是間接地進行空間跳躍。因為空間被星門吸收而不斷減少,貿然跳躍會造成重大的危險,原生生命隻能以光速緊隨其後,試圖將星門阻攔下來。
“魚、人形兵器以及其餘的同級別的武器已經進入戰場,現在該我們發動反攻的時候了。”貝爾多察覺到戰場的情況開始轉變,與莫大說了一聲後,便率領自己的艦隊離開天門星,奔赴戰場的最前線。
當超星際武器相繼動用後,星際艦隊的作用雖說已經不是很重要,但仍需他們來清除一些漏網之魚,避免這些東西給聯盟方麵造成威脅。聯盟方麵的超星際武器還在預熱,並沒有真正地投入使用中。
和AI帝國的超星際武器相比較,聯盟的稍差火候,畢竟對方是最早將超星際武器研究出來,掌握的技術比聯盟要豐富得多。為了避免自己這一方的超星際武器被對方中途攔截下來,他們必須選擇一個極為恰當的時機,爭取一擊必殺,將天馬星域奪回來。
所以在此之前,就需要由魚和人形兵器先行開辟戰場,與星際艦隊相互配合,牽製住AI的帝國相關軍隊。
……
艦隊剛剛離開天門星,貝爾多就取出一顆黑色的珠子將其放入自己的口中。
這黑色的珠子是意識連接器,跟莊家的ZOS係統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較之ZOS係統這種專門針對莊家成員開發出來的東西,黑色珠子使用起來更加便捷,流傳也最為廣泛。
他的意識一進入艦隊的主控中樞,艦隊的各個角落便被他全然掌握,讓他有一種玩戰略遊戲開了上帝視角的感覺。雖然不是第一次使用這東西,但這樣的錯覺每一次都會浮現在他的心頭,似乎自己所在的宇宙並不是真實的,而是別人創造出來的遊戲。
他努力要甩了甩頭,將自己這種荒謬的念頭驅散,隨即正視前方,掌控整個艦隊。
自從進入超星際紀元(超星際武器誕生之後的年代),特別是分身技術大範圍傳播開之後,對於人力資源呈現了一種很矛盾的狀態,既無比需求又不太重視。當少量的生命憑借著分身控製技術,就能完成舊時代成千上萬人才能完成的事情後,社會資源自然而然地集中到少數生命的手中,天眼人類是絕佳的例子,眼下的這支艦隊也同樣如此。艦隊內部看似摩肩接踵,但真正的生命隻有二十來位,其餘的都是被這二十位船員所操控的分身。
“操控魚雷艦,將艦隊的核心護住,然後跟隨在魚和人形兵器的周圍,對AI帝國的艦隊發起進攻。”貝爾多剛剛掌控全局,就下達了命令。
大副、二副以及其餘的隊員收到他的命令,很快執行下去,隨後類似魚雷般的小艇,從母艦中飛了出來,形成了類似海豚群的陣勢,將母艦保護在其中。這些魚雷艦看似很小,但每一支都裝備極為強大的火力,任意三支組成的小集群都能輕輕鬆鬆將地球人類全部殲滅。
星空中的戰爭,與海上的戰爭極為相似,生命如浮遊般依靠在艦船中,憑借艦船的強大火力消滅敵人。艦船是他們在星空中賴以生存的保障,但禍福相依,一旦艦船遭到損壞,他們如同溺水之人,無法幸存下去。
在浩瀚星海當中,魚與人形兵器開通了一條較為安全的通道,能夠讓星際戰艦們由此前行,遠赴他方將敵人擊敗。AI帝國察覺到此事,為了避免星門的行動受到幹擾,他們派遣了數以海量的戰艦在不停阻擊魚和人形兵器,以及跟隨在其後的聯盟的船隻。
AI帝國的艦隊突然間出現在四周,貝爾多卻不慌張,平靜地下達了命令:“清除這些東西。”
AI帝國的指揮者似乎與他心有靈犀,在他的命令剛剛發出去時,對方也發起了進攻,來自對方母艦的飛碟,就如同深海的魚群一樣,向他的艦隊瘋狂地撲了過來。AI帝國的飛碟是一次性的消耗品,每一顆飛碟都攜帶著上億當量的核彈,一旦與真正的戰艦靠近,就會毫不猶豫地爆炸,給與戰艦重創。
貝爾多是聯盟所屬的軍隊,與AI帝國交戰多次,自然深知這些飛碟的厲害,不敢讓飛碟靠近。即便他的戰艦有出色的防禦係統,但湧動過來的飛碟數量太多,若是被其近身爆炸,自己戰艦的防禦係統也無法阻擋對方的傷害。
船員們操控魚雷艦迎擊,不停次發射激光,將飛碟阻攔住,不讓其靠近母艦。各色的光線在星空中交錯,如一朵璀璨的煙花在此刻迸發,耀眼至極。
魚和人形兵器的操控者也注意到AI帝國的反撲,使用出他們的同類當初對待地球的手段,來攻擊遠處源源不斷湧來的艦群。人形兵器轉動如同星辰大小的手臂,五指合攏,與距離他三光秒的一顆星辰產生的共振。星辰很快碎掉,震蕩產生的波動卻蔓延出去,剛好將正要從此處路過的七支小型艦隊炸裂,碎片四散而飛。
……
“必須派遣星際納米蟲進入戰場了,如此才能阻攔原生文明的進攻。”黑澤率領的第三遠征軍雖然已經遠離戰場,但戰場上的一舉一動他仍然極為關注。眼看著原生文明不斷派遣自己的軍隊進入天馬星域周邊,但帝國這方麵,卻隻有DX艦隊在孤軍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