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音跟隨在扶蘇的身後一同進了小聖賢莊。
‘小聖賢莊不愧天下儒宗,果然氣象萬千。’麵對小聖賢莊的景色與風光,扶蘇毫不吝嗇的誇獎。司音看著小聖賢莊,心裏也是十分複雜,百感交集。有一種說不出的情緒與感覺。隻覺,時過境遷。雖然,許多都還保留著原樣,但是它的本質卻早已改變。
許是見了輕吟的白鶴盤旋於高樓,扶蘇似是想到了什麼。頗為愉悅道:‘詩曰: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乃是招賢之聲。如果我沒猜錯,此樓定是賢士會聚的場所。
‘公子高見。那裏正是小聖賢莊的藏書樓。’伏念向前一步,作揖解釋。
‘公子。荀況年老體虛不耐久立。還請公子允我先行告退。’聞言司音想這荀況是不想見李斯才這麼說吧。
‘勞動荀老先生迎送,扶蘇本就於心不安。先生就請便吧。’
聞言。荀況作揖告退。李斯不知在想著什麼,望著荀況的背影出神。司音也在思索著,那位貴賓究竟是誰。
眾人繼續前行。突然,扶蘇停了下來,司音差點兒就撞了上去。還好及時停住了,要是撞上了豈不是糗大了。QAQ原來在司音走神期間,已經到了藏書樓。
‘北有高樓,與雲齊兮,正合此樓寫照。’見了藏書樓,扶蘇又是一番感歎。
見羅網也想進來,司音皺了皺眉,拉住了扶蘇的袖子。道:‘公子。’
‘司音可是有事?’
司音點了點頭又道:‘公子。殺戮之器,恐冒犯了這清雅之地。’一旁的李斯聽了,眉頭卻皺了起來。本想說什麼,但因不知道司音的身份,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心想,公子應該不會采取這個小丫頭的意見。
思索了一番,扶蘇道:‘你們候在外邊吧。殺戮之器,不要冒犯了這清雅之地。’
聞言,李斯上前一步,道:‘公子。一切還是以萬全為好。’
扶蘇卻道:‘這裏是小聖賢莊,你在擔心什麼?’說罷扶蘇就推開藏書樓的大門,直接進去了。不給李斯回話的機會。
伏念趕緊上前為扶蘇帶路,道:‘公子請。’
司音跟隨在扶蘇的身後,一同進了藏書樓。
看著藏書樓內部的景色,扶蘇道:‘子曰鬱鬱乎文哉,誠不我欺。’
伏念指著幾處的竹簡道:‘此處是我儒家曆代先賢經典。此處是道家典籍。此處皆是農桑之書。’
扶蘇邊聽邊點頭,司音也在暗暗感歎著。不知何時,扶蘇竟拿起了一部竹簡,獨自觀賞了起來。在外人麵前看起來沒什麼不同,這很正常,就是隨意拿起一部竹簡看了一看。
在司音看來,這件事並不尋常。因為她看見了扶蘇拿的是什麼竹簡,內容是什麼。司音麵上看起來與往常無異,內心卻是十分的不安。
司音跟隨在扶蘇的身後。當扶蘇坐在主位上時,司音隻是默默地站在扶蘇的身後。扶蘇拿起書案上一部竹簡打開隨意的看了一眼,就收了起來。
手指輕輕地敲打著手中的竹簡。道:‘始皇帝陛下平定六國之後,推行書同文的政策。命令即刻廢除原來的六國文字,統一使用大秦小篆。這。伏念先生也應該知道吧。’
麵對扶蘇的似問非問,伏念有條不素的作揖。道:‘知道。’
‘那為何這些新抄錄的書籍,所用的都還是原來六國的文字呢?’扶蘇拿著竹簡向伏念反問。
‘儒家建立藏書樓的宗旨,是希望成為我華夏一族文化的淵藪。曆朝曆代的經典都能夠完整地傳承下來。方可追慕先賢之功,福澤子孫後人。’伏念的話說得十分有理。為了華夏一族的文化。
‘伏念先生可知道始皇帝陛下推行書同文的用意嗎?’
‘始皇帝陛下深謀遠慮,伏念不敢妄加測度。’
‘文乃心聲,文不一,說明心不一。對於帝國,這是最大的危險。楚莊王問鼎以來,戰亂綿延數百年。根源即是人心紛亂。始皇帝陛下深見於此,所以製訂此國策以期四海一心。這才是徹底解決天下紛爭,福澤蒼生的唯一之道。除此之外,皆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