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於我的故事,故事發生在二千年的五月。
那年,我剛滿十七歲。,正在高三複讀。我是八三年五月出生的,屬於八零後的一代。我學習成績一向不錯,可是由於我的粗心大意,卻在當年第一次高考中失利了,我名落孫山。我不甘心,決心從頭再來。都說皇天不負有心人,我這麼努力,我就不相信自己考不上心儀的大學。
現在,又到了緊急備戰高考的時間。我想隻要今年自己發揮正常,我就一定能夠考上我盼望已久的重點大學。
打小時侯起,我就特崇拜我的爸爸。我的爸爸名叫張天野,是一個作曲家。為了搜集到好的音樂素材,他經常東跑西顛。遇到好聽的曲子,民歌他就用隨身攜帶的本子記下來,再編寫成歌曲。他的許多作品膾炙人口,我有許多同學都喜歡演唱爸爸創作的歌曲。所以從小到大有好多同學都羨慕我有這麼一個爸爸。我也常常以爸爸為榮,爸爸是我人生的偶像。
可是,就在這個特殊時期,卻發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首先是我的媽媽病了。媽媽名叫王思語,是個溫柔善良的女人,在光明小學教三年級語文兼班主任。
在我的記憶裏,媽媽一直身體不好,幾乎是長年累月的吃藥。爸爸經常外出,媽媽拖著有病的身體一邊堅持上班,一邊還要操持這個家。爸爸心疼媽媽,總怕媽媽勞累過度,所以媽媽還不到退休年齡,爸爸就讓她提早病退下來,希望她養好身體,也能照顧到我的生活和學習。
可就在這關鍵的時刻,媽媽卻病倒了,而且這一次病得尤為嚴重。看著醫生表情嚴肅地對著爸爸說著什麼
,我內心緊張極了。終於等到爸爸從醫生辦公室出來了。
我跑過去問;“爸爸,媽媽的病嚴重嗎?”
爸爸說;“桐桐,別怕。醫生說你媽媽的病過不了多久就會好的,你還是安心複習功課吧!!”
我相信我的爸爸,他從來不會騙我的,可我還是替媽媽擔心。
爸爸的單位工作繁忙,為了創作,常常工作要到深夜。為了媽媽的身體早日康複,爸爸特地為媽媽請了一個陪護。陪護是一個很不錯的阿姨,她對媽媽的照顧很是細心周到。但隻要是有時間,爸爸總是盡量陪在媽媽的身邊。
在媽媽住院的日子裏,爸爸他既怕影響到我的學習,又怕我吃不好。便抽空教我學做簡單的飯菜。並對我說;“桐桐,你是個懂事的孩子,現在是非常時期,爸爸不在家的時候,你不僅要用功複習功課,還要學會照顧自己的身體。”
我聽了爸爸的話,在刻苦複習功課的同時,也學會了洗衣服,做飯和整理房間。看到這些,爸爸高興地對我說;好兒子,你長大了,也懂事了。”
然而,對爸爸的依賴和信任都在一個細雨霏霏的下午擱淺了。
那天放學沒事,就和鐵哥們夢雨飛
一起去買學習用的磁帶。在我倆路過咖啡廳的時候,夢雨飛說;"張憶桐你看,那個人好像是你爸爸!''我順著夢雨飛手指的方向看去,在咖啡廳靠玻璃窗邊上,坐的還真是我爸爸。
和爸爸麵對麵坐著一個阿姨。看樣子他們很熟悉。那阿姨長得眉清目秀,氣質高雅。此刻,他們一邊品著咖啡,一邊在交談著什麼。不知道說到什麼事,阿姨流淚了。這時候,再看我的爸爸,他竟然一手拍著阿姨的肩膀,一手為阿姨擦起眼淚來。
我呆住了,夢雨飛更是吃驚地看著我。我受不了啦,顧不上向夢雨飛告別,撒開雙腳瘋也似的朝前方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