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章 青海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 / 3)

青海省

青海省1991年增產靈試驗推廣技術總結

ABT增產靈是一種廣譜、高效、複合型植物生長調節劑,廣泛應用於林業、農業、果樹、蔬菜、牧草等多種植物。1985年引入我省,首先在林業中進行試驗,1990年在農作物中應用,增產顯著,經濟效益好,成本低,使用方法簡便,是農業生產中一項較好的增產措施。為了把這項新技術在全省更好地推廣應用,1991年1月,省科協在湟源縣舉辦以增產靈應用技術為主的全省技術培訓班,9月舉辦海東8縣科技鄉(鎮)長培訓班。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結合全省糧油“豐收計劃”項目實施,把增產靈作為一項新的增產措施,在各縣進行試驗、示範推廣。據對15個縣5個國營農牧場不完全統計,全省糧油作物應用增產靈麵積36萬多畝,其中小麥、青稞、馬鈴薯等應用麵積約10萬畝,油菜26萬畝。為促進增產靈在農業中的大麵積推廣應用,現將今年各地使用經驗及效果彙總如下。

試驗示範工作情況

在省有關單位的密切配合下,各級農業科技人員共同努力,在省、縣、鄉、村分別舉辦增產靈應用技術(多種類型)培訓班,把技術送到千家萬戶,縣鄉農科部門作到藥品、器械、技術統一配套服務,並補貼資金、抽人分片包點,通過設立百畝、千畝豐產田,組織田間觀摩會等形式,有力地促進增產靈示範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通過培訓,使應用技術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時還建立健全了推廣網絡,因此,全省使用麵積很快由1990年的3萬畝,增加到36萬畝,應用麵積增加12倍。全省26萬畝油菜,約創收549萬元,10萬畝糧食作物創收137萬元;總計達686萬元。大旱之年,喜獲豐收。

其中推廣麵積最大的為互助縣,1991年推廣麵積9萬畝,糧食作物占42370畝,共增230糧食125.24萬千克,創收益5701萬元;油菜增產11.23萬千克,創純收益2良87萬元,兩項合計創純收益86.88萬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1993年度新疆示範推廣增產靈及配套微肥“活力素”的工作總結

新疆種子管理總站

1992年我站主持ABT增產靈示範推廣工作,一年來全區推廣麵積13.7萬畝,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示範推廣概況

(一)製訂了三年示範推廣計劃

1993年把小麥、玉米、棉花、甜菜、西瓜、部分蔬菜等作物分成南北疆20個試驗示範點,麵積2000畝,對比示範點30個縣(市),每縣示範不少於三種作物,麵積不少於5000畝。1994年擴大示範,並擴大推廣麵積50萬畝。1995年計劃推廣500萬畝。

(二)采取的措施

利用新疆廣播電台“農家樂”節目舉辦ABT應用技術講座,用對話形式播講,共八講,重播兩次,每期兩周,每次3分鍾。

九把配置濃度、方法:,拌種的具體操作方法以及ABT中心提供的資料編寫成ABT增產靈使用說明書,共印製5000份,作為推廣使用的指導及宣傳材料。

向新疆政府科技興農辦公室申請立項,列入新疆農作物新技術重點推廣項目,爭取政府支持,經申請得以立項,並分年度撥款30萬元(其中有償20萬元)。

利用全區種子站長會議進行此項技術的培訓和宣傳,下達任務和推廣要求,在培訓時將室內用沙盆栽培的玉米、小麥進行了根、莖和盆栽示範,收效較好。

(三)設計方案

將小麥、玉米、甜菜、豌豆、棉花、西瓜、蔬菜,按四個水平,三次重複進行種子處理的對比試驗,以求得較理想的濃度。

進行處理後種子的貯藏期與種子生長活力測定試驗,其目的為秋收時在種子加工的同時進行拌種處理,翌年4月播種,不需農戶處理,以達到統一處理、加速推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