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林承楨來說,盡管此刻他的心底充斥著對溫昕辰一絲的後悔之意,可這份情感就像是深藏在幽穀中的一泓清泉,無論怎樣都難以流淌到外界。
回想起年少求學的那段時光,那些曾被他視作生死之交和親密無間好友的同學們,總是喜歡在他背後,用一種帶著嘲弄和戲弄意味的語調,送給他一個特別的綽號——“鋸嘴的葫蘆”。
這個稱呼猶如一道深深的烙印,至今仍清晰地印刻在林承楨的記憶之中。
猶記得那段時光,仿佛還曆曆在目。每逢同學們或是朋友們歡聚一堂之時,場麵總是熱鬧非凡、歡聲笑語不斷。
然而,當自己暫時離開一小會兒再折返回來時,總能聽到同學或者朋友這樣一番話語。
隻見自己視為朋友或同學的臉上掛著笑容,那笑容中似乎帶著幾分戲謔與調侃,但又有幾絲認真的意味,並對著其他人大聲說道:“你們瞧瞧咱們這位天才同學,別看他那張嘴巴長得和普通人沒啥兩樣,但是那36℃的嘴,總能說出來0℃以下的話。那話簡直比寒冬臘月裏最凜冽刺骨的寒風還要令人心寒呐……
那些話語猶如冰冷的利刃一般,瞬間就能將原本四周熱熱鬧鬧、歡快愉悅的氛圍一下子推向更高潮,同時還能得到更多人的肯定和附和!
而這些聽起來貌似輕鬆詼諧的言語,實則每一句都宛如一把銳利無比的小刀,悄無聲息卻又精準無誤地輕輕劃過林承楨的心弦。每一刀下去,都在那顆本已脆弱敏感的心上留下一道淺淺的痕跡,久而久之,這些痕跡越積越多,最終彙聚成一道道難以愈合的深深傷口。
然而,林承楨卻不願讓傷口示人,總是帶著假麵配合調侃自己的同學和朋友。而在這表麵的嬉笑打鬧之下,隻有林承楨自己才深知其中的苦澀滋味。
其實,林承楨之所以會如此口不擇言、言辭犀利,並非出於本意,而是他用來守護自己內心深處最為柔軟和脆弱部分的盾牌。
因為在林承楨六歲那年、那段長達半年之久的綁架黑暗的過往,那一段肮髒不堪、令他深感羞恥和痛苦的經曆,如同一隻猙獰可怖的巨獸,時刻潛伏在他的身後,稍有不慎便可能撲上來將他吞噬殆盡。
所以,林承楨隻能選擇緊閉雙唇,用冷漠和尖銳來武裝自己,不讓任何人有機會窺探到他心底的秘密,更不允許那段不堪回首的過去成為他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所以,林建業的三個親生兒子,盡管在容貌上或多或少地映射出他的影子,但各自的性格卻如同春日裏綻放的不同花朵,各具特色,鮮明而獨立。
先拿林承楨來說,他的外貌無疑是繼承了母親趙曦的絕美容顏,俊朗非凡,豔壓群芳,尤其是那雙迷人的桃花眼,每當他凝視你時,仿佛整個世界都為之靜止,那雙眸子裏似乎隻容得下你一個,讓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然而,林承楨的內在性格卻與他父親林建業的直率豪爽、性情中人大相徑庭。
林建業是那種典型的直腸子,一言不合便直指對方鼻尖,毫不留情地抒發己見。
相比之下,林承楨更像是潛伏在陰暗角落裏的毒蛇,時機一到便猛然出擊,又或是黑夜中孤獨而狡猾的狼王,善於隱匿身形,精準捕捉獵物,他的性格中充滿了陰狠與毒辣。
作為萬中無一的天才,林承楨擁有著超乎常人的智慧與能力,但這同時也鑄就了他自負孤傲的個性,他隻相信自己親眼所見、心中所感,對外界的聲音往往持懷疑態度。
對於曾經利用自己的魅力誘導溫昕辰這位涉世未深的小姑娘一事,林承楨心中雖有一絲悔意,但那悔意如同流星劃過夜空,轉瞬即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當親生母親告誡他莫要對溫昕辰過度為難時,當摯友莊郴挺身而出為溫昕辰申辯時,趙曦和莊郴二人皆不隻一次、竭力證實溫昕辰的清白時,林承楨總能依靠其卓越的邏輯思維和辯論才能,尋出無數理由去駁斥對方,乃至不惜捏造證據,隻為堅守自己內心的那份執著與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