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高璨的散文集《一首曲子反複播放》
王宜振
讀高璨的詩歌,常常被她抒發的內心情感所感動著,讀高璨的散文,亦有同樣的感覺。
散文創作是一種表達內心體驗和抒發內心情感的文學樣式,它對於生活或自然圖景的再現,往往反射或融合於對主觀情感的表現中。它同詩歌這種文學樣式,雖然都屬於單維的,但詩歌往往是懸浮於“日常生活”之上的,而散文則往往與日常生活有一種水乳交融的關係。讀高璨的散文,字裏行間洋溢著充盈的情感,給人一種詩性的美。
高璨在寫了大量詩歌的基礎上,大約在年初開始寫散文。她的散文是她心靈的表達和情緒起伏的內在旋律,是她對社會生活、對大自然的獨特感受。她在《那柳絮飄飛的春天》裏寫道:
遠處的鍾聲,古銅色羽毛的翅膀,它在我慨歎時光時顯現,又在我還來不及沉思時以迅雷之速閃去了,我感覺它在逃啊,它路過柳絮時足以讓它附近的柳絮打幾個轉兒。
這裏,高璨寫鍾聲,像古銅色羽毛的翅膀,它在我感歎時閃現,又在我沉思時閃去。以至於小作者感覺鍾聲在逃,在逃跑的路上碰著了靠近它的柳絮,以致柳絮轉了幾個轉兒。這裏,小作者運用一係列密集的意象,進行細致入微的詩性描寫,展現了小作者心靈的“本真”和豐饒的內心世界。
小作者在《追尋夜的腳步》一文中,對夜的巨大的長袍有一段十分精彩的描寫:
夜有一件巨大的長袍,它的周圍有很大的風使黑色的長袍飛揚,夜的長袍顏色詭異。最末端是透明色,越往前就摻了黑色,然後黑色越來越深,到緊扣夜的肩膀的那一粒紐扣就完全呈現出夜的顏色。
夜來的時候長袍穿在前麵,所以天隨著夜的走近漸漸黑了,夜離開的時候長袍披在身後,所以隨著夜離開的腳步天空漸漸透明,黑色在淡淡地褪去。
誰製作出的這件長袍,做工如此精細甚至沒有一點皺褶,我欣賞著夜空,無法分辨出哪裏是夜哪裏是長袍。
這段描寫,似乎帶有很濃厚的童話色彩。夜像一個高大的巨人,披一件巨大的長袍,長袍的顏色神秘而詭異,末端呈現出透明色。這段描寫,不僅帶有小作者瑰麗的想象,而且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徜徉在小作者的字裏行間,你一定會更深切地感受到這股感情的潛流在曲折回旋,它留給讀者更多的回味、更充分咀嚼的餘地。這是情感的“本真”。小作者在敘述情感“本真”的時候,充分運用了虛構和想象,並由此導引出情感深處的“原生美”。
小作者在《月光悠悠》一文中,同樣有一段十分精彩卻令人著迷的描寫:
為什麼許多人都喜歡將祝福係上月光,人們認為月亮會將祝福告訴對方嗎?那為什麼還有人喜歡將自己的秘密告訴月亮,他們認為月亮會為自己保守秘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