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散文學會會長林非
有一位很關心文學創作的朋友,在光臨舍間暢談的時候,說是西安出了個才氣橫溢的少年詩人高璨,小學還沒有畢業,就出版了三本詩集。而且她的好多首詩歌,還得到了不少成人的稱讚。這真是令人高興的事情。這位朋友還告訴我,高璨從去年開始,又寫出了上百篇短小和精致的散文,詢問我有否瀏覽的興趣。
就在幾天之後的中午時分,收到了高璨剛寫成的這些篇章,立即打開郵包,整整齊齊地放在桌子上,然後就抓緊時間小睡了片刻,有了很充足的精力,才認真地閱讀起來,一篇篇地仔細瞧著,被多少靈動而又美妙的文字吸引住了,有時用紅筆輕輕地做上記號,有時再查對一下前麵的文章,想要對她觀察氣象、思索人世和揮灑文字的軌跡,能夠盡量留下一些清晰的印象。
在讀完她全部的作品之後,我想從中挑選出四篇寫得很好的散文,略作分析與欣賞,大體就可以了解她作品的風貌了。像她的這一篇《那條綴滿夢幻的小路》,回憶自己在黑夜裏,走過簇擁著花草的小路時,湧動和飛揚著幻想,覺得蔥鬱的鬆樹林,在寂靜中行走。小草也跟隨著自己的步伐,有的還走到前方去了。而幾塊巨大的石頭,卻癡癡地坐著,為什麼不回家呢?將自然的景物擬人化,在暗夜中是很容易發生的,尤其對於這聰穎和具有詩人氣質的女童來說,當然就更是如此了。像這樣走著和想著,她堅信立刻“就可以見到一個新的黎明”。在這一篇三百多字的散文裏麵,充滿著生動的形象,還洋溢著詩意、哲理和對於未來的信念。真讓人讀得很興奮,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充滿了魅力。
《規則》裏對於夜晚的感受,卻又迥然不同了,她覺得枯澀與孤寂,還有點兒神秘的意味。這是一個敏感的女童,在成長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的念頭。形成這樣豐富多彩的思路,一定會深化對於世界的認識。
《走過這覆滿青苔的小巷》,在描摹小巷裏的樹木和青草時,還很細膩地觀察著人們居住的房屋,和樹枝上晾曬的衣服。正像德國詩人荷爾德林所說的那樣,“人充滿勞績,卻還詩意地棲居在土地上”。描繪這些棲居在土地上的人們,思索造成他們種種命運的原因,應該是文學創作的最為根本的任務,我想這無疑也是高璨所注目的前景。
她真的已經在注意這樣的場景了。《雞鳴聲叫醒了清晨》,就抒寫了被黎明的雞鳴聲所啼醒的小鎮。她在醒來之後,走到街頭,瞧見了徹夜巡邏的警察,瞧見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她從這裏感到了無盡的詩意。這時候,她張望著戴在自己胳臂上的手表,正好是早晨六點鍾。一陣陣襲來的詩意,竟讓她覺得僅僅是這一枚手表,無法完全記錄下所有美好的人間景象,得趕往鍾表店再去購買手表。多麼天真無瑕的想象能力,有了它,就會產生出不少迷人的親和力。希望她將此種審美的魅力,堅持不懈地發揮下去。至於加強對細節渲染的濃度和廣度,當然也是值得注意的事情。
寫迷人的自然風景,寫紛紜的社會環境,寫得栩栩如生,寫得渾厚深沉,既有情感與哲理,又有巧妙的構思和絢麗的文采,這是文學創作所追求的一種很高曠的境界。高璨這麼小小的年歲,就已經初露端倪了,再去好好地學習、揣摩和錘煉,真是前途如錦啊!
更應該注意的是要在以後中學和大學的生活中,按部就班,全麵發展,學好所有的功課。因為沒有廣闊和深邃的知識與思想的涵養,文學創作的功力,必定會受到極大的限製。更何況也許會在將來,學習的興趣發生了變化,不想做文學家,卻想當科學家了呢?走研究科學的路,文學修養當然也能夠產生極好的作用,愛因斯坦不正是最好的典範嗎?
祝高璨小朋友快樂地生活和成長,永遠在前進的道路上取得應有的成功!
2007年9月9日於北京靜淑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