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法蘭西帝國拿破侖一世(九)(1 / 2)

拿破侖毫無怨言又不失尊嚴地順從了他的命運。6月29日,拿破侖離開馬爾梅鬆。7月3日抵達羅什福爾港。臨時政府請求惠靈頓發給拿破侖赴美護照,但惠靈頓因未得到本國政府的訓令而拒絕發給。

現在臨時政府又試圖像1794年那樣喚起士兵的抗戰熱情,但未能成功,士兵們拒絕打仗,"因為他們沒有了皇帝。”這時,蘇爾特和格魯希的殘軍被趕到巴黎城下,英軍和普軍緊追其後。經過一陣毫無作用的抵抗之後,法軍總司令達武於7月3日與聯軍締結了休戰協定,首都向聯軍投降,法國軍隊撤往盧瓦河以南。聯盟各國隨即通知臨時政府,他們的職權已告結束,路易十八數日內即將重掌王權。臨時政府自行解散。7月8日,大腹便便的路易十八再次住進了他祖先的王宮。

由於英國艦隊嚴密地封鎖了通往大洋的一切出口,拿破侖隻得停留在羅什福爾港。這裏的人們得知皇帝來了,從四麵八方聚集到拿破侖的住處,高呼"皇帝萬歲!"這時有人向拿破侖建議,不要坐巡洋艦,而是坐上一隻小船秘密地開出海去,可拿破侖不希望那樣做。7月8日,拿破侖登上一艘巡洋艦,來到羅什福爾城西北的一個叫埃克斯的大島上。島上的人們立刻認出了他,水兵、士兵、漁夫、居民從不同方向湧向巡洋艦,希望能看一眼皇帝。守衛該島的士兵還要求皇帝去檢閱他們的部隊,拿破侖答應了他們的要求,並觀看了他們從前根據自己的命令在島上修築的工事。皇帝的到來使該島士兵狂歡不已。

當拿破侖回到巡洋艦時,巴黎發來了命令,告誡他隻有當鄰近海麵上沒有英國艦隊時才能出海。但是,英國人已作好了戰鬥準備,時刻巡邏在海港的出口。拿破侖立即作出決定,派身邊的薩瓦裏公爵和拉斯加斯伯爵前去會見英國艦隊的梅特蘭艦長,探詢梅特蘭艦長是否準許他去美洲的兩艘巡洋艦通過。梅特蘭艦長在"別列洛風"號上接見了拿破侖的使者,他極有禮貌地堅決地拒絕了拿破侖的建議。他說:“有什麼保證可以說,拿破侖皇帝現在到美洲去,而不會重新回來,又使英國和整個歐洲遭受新的流血犧牲和物質損失呢?”薩瓦裏公爵回答說:“1814年第一次退位和現在的第二次退位有很大的不同,現在他是完全自願地退位的,雖然在滑鐵盧之戰後他還能當皇帝和繼續作戰。皇帝堅決永遠退隱去過私人的生活。""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為什麼皇帝不去英國,不把英國當做自己的藏身之所呢?"梅特蘭反駁說。

巡洋艦上的法國官兵得知自己的皇帝有可能落入英國人之手,義憤填膺,"美杜莎"號上的艦長波內對蒙托隆將軍說:“我剛剛同我的軍官們和全體船員商量過,決定在夜晚用"美杜莎"號去攻擊英艦"別列洛風"號,纏住英國艦隊,"沙阿列"號載著皇帝可趁機衝入大洋。"蒙托隆將軍將波內艦長的計劃告訴了拿破侖,拿破侖不同意。他說他現在已經不是皇帝,為了拯救個別人而犧牲法國巡洋艦及艦上全體人員是絕對不行的。他已經決定了自己的命運,準備去英國度過餘生。

7月14日,拿破侖向英國攝政王發出函件:“尊貴的殿下:由於受到了分裂我的國家的派係和歐洲列強的敵意的糟害,我已經結束了我的政治生涯;我現在像泰米斯托克爾所①曾做過的那樣,要求英國人民爐邊的一席之地。我把自己置於英國法律的保護之下——我要求殿下,要求我的最堅強、最難對付,也是最寬宏大量的敵人的保護。”

1815年8月8日,旭日東升,英吉利海峽上刮起了強勁的海風。懸掛著英國皇家海軍白色旗的"諾森伯倫"號旗艦,在低垂的蒼穹下,揚起風帆,破浪前進。從皇帝到俘虜,拿破侖已默默地屈從了他的命運,他再也不想製定什麼東山再起的計劃。可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日子卻讓他難以忍受,尤其是大海上單調枯燥的航程更讓他心煩氣躁,他不時地埋怨道:“我生來就是為工作的。無所事事是對我最殘酷的刑罰。”8月27日,拿破侖對身邊的人滔滔不絕地談起布裏埃納之戰和法國大革命,這時他萌發出撰寫回憶錄的念頭。從此以後,人們每天都看到博學多才的拉斯加斯伯爵胳膊下麵挾著一疊稿紙朝拿破侖的艙房走去,拿破侖口述著那個輝煌時代所發生的每一件事。由於工作,海上的日子變得輕鬆愉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