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享受每一天健康的生活2(1 / 2)

身體健康,才能舒緩壓力

名人語錄在我們生活中,壓力形影相隨,無論生活、學習和工作,總是伴你左右。壓力是外在因素形成的,可我們卻要用平常的心態去感受它,麵對它,這就是生活形態。人越是向往轟轟烈烈的生活,他麵對的壓力就越大。

經得起失敗打擊的人,必定是體格強健、意誌堅定的人。人體有“紅燈”信號或“危險標示”,也就是所謂的各種病症。病人大都認為症狀是惡毒的,發燒、痛楚等是“不好的”。事實上,病人對這些信號若能認清,並采取矯正的行動,它們反而有好處。它們是幫助身體保持健康的壓力計或紅燈。盲腸炎的痛楚對病人似乎是“不好的”,但事實上卻有助於病人。如果他感覺不到痛,就不會采取行動解決。

每當吃得太多、睡眠不足、身體的一部分感到疲倦需要休息時,體內奇妙的警報係統就會自動通知我們。

壓力加大,心情低落,對事業的發展也有好處,可使你重新安排生活中的優先順序。成功的人會從不愉快的經驗中學習,調整價值觀,減少人生波折所帶來的痛苦。

對待潛藏的壓力要有健康的心理。你的每個念頭,在一瞬間就能對身體的化學成分產生影響。壓力、憤怒、沮喪所產生的毒素,能殺死身體裏的化學分子,甚至連同我們的身體。在壓力、焦慮、煩躁的生活狀態下,保持健康是不可能的事。許多人生病時,朋友和家人都趕到身邊,他們立刻覺得有人愛,安全感大增。有些人一輩子改不掉這種模式,終其一生,隻要一覺得不被重視就會生病,或從梯子上跌下來摔斷腿。很明顯,控製這種行為的是潛意識而非意識。事實證明,相信自己被人愛、有安全感的人,生病或“出意外”的幾率比較低。感覺與情緒受到壓力也會影響健康。諸如:“別擔心我,我不重要啦!”或“我早就習慣被忽視,早就感到傷心失望了。”或“讓我麵帶微笑坐著,讓痛苦藏在心裏吧!”這些都是無法排除壓力的一種心理暗示。要保持身體健康、精力充沛,一定得保持積極的情緒,並且把內心壓力抒放出來,加以解決。

人一生中有數不清的關口,有善與惡的選擇,有生與死的決斷,有血與水的洗禮,它們往往震撼人心。要解決煩惱,最重要的是有正確的人生觀。

當人朝著某個目標前進的時候,才會全麵了解到自己的存在。隻有當人向前進或尋覓時,才會維持平衡與安穩。當你認為已經達到目標而停下來時,就會失去前進時的安穩與平衡。深信自己是完全“美好”的人,不僅本身沒有動機要表現得更好,而且會覺得不安穩,因為他必須護衛自己的虛偽與作假。

一支冠軍隊伍再也沒有什麼可爭取的,隻要處於防衛的地位即可。冠軍的防衛是為了保住寶座,而劣勢者的奮鬥則是為了爭取,結果前者往往招來寶座的翻覆。

從前有一位拳擊家,得到冠軍之前一向表現得很好。但得冠軍之後的下一回比賽裏,就輸掉了,而且表現非常糟糕。他失去寶座以後,卻又打得很好,再度爭回了寶座。一位明智的經理人叮嚀他:“不管你是挑戰者還是衛冕者,隻要能記住一件事情,就能表現得一樣出色:當你踏進圈內,你就不再是為寶座衛冕,而是為了爭取寶座。你爬進繩圈時,寶座就擺在中央線,它已經不在你身上了。”

有時候你會感到孤獨,這是人類的自然本性。但是,極度的孤獨或長期孤獨卻是失敗的症狀。因為感到自己的孤立,所以人際的接觸不能使你滿意,甚至使你成為社會的隱士。這樣一來,你切斷了自我發展的途徑,使自己孤立於與人相處的社交活動中。若大家一起做事,一起享受,可以幫助我們忘掉自己。在興奮的談話、跳舞、玩牌或一起為共同目標工作的時候,我們對事情產生了興趣,而不會再繼續虛偽與作假。在認識別人的時候,我們會覺得無需矯飾,自己“解凍”之後,會覺得更自然。我們愈是這樣做,愈能夠遠離虛偽與作假,愈覺得自己是原來的自己,我們也會更加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