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人,他們淩駕於默默蒼生,一揮權杖,大地洪水滔天,一念咒語,世界萬物複蘇。他們掌握了時間,超越了生死,他們站在世界之巔的最高處,接受眾人畏懼和崇拜的目光。
無人見證過他們的強大,他們的故事卻世代被人傳唱。
無人麵見過他們的容顏,他們的名字卻無人不曉。
他們遊離於塵世之外,卻被無數人信仰。
雖然擁有無與倫比的力量,但是他們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沒有家庭,似乎隻有冰冷枯寂的絕頂之顛,才配得上他們的崇高與偉大。
沒有人,比他們更強大;沒有人,比他們更寂寞。
他們有各種名字,卻有著同樣的稱呼——神!
……………………
時至今日,神的存在,早已被現代科學否定,即便有人選擇信仰,也僅僅是為心靈尋找一份寄托。
以虛構的已知掩蓋無數的未知。
因為,宇宙太廣袤,也太神秘了,以人類旺盛的求知欲以及飛速進步的科技水平,也隻是在數十年前,登上了憧憬數千年的星球——月球。
自人類進化出靈智,創造出文字之後,月亮這顆離地球最近的星球,不但承載了人類對於未知的幻想,還寄托了人類探索宇宙的求知欲。
這顆在靈智誕生之初就陪伴在人類周圍的星球,一直都是人類邁出地球,探索宇宙的第一站。
無數年來,人類對於月球充滿了遐思,直到天文望遠鏡出現後,才明白那裏沒有廣寒宮,沒有嫦娥和吳剛,不過是顆布滿隕坑的枯寂衛星。
但人類探索月球的熱情並未減退,反而更加渴求。
一九六九年,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麵留下足印時,人類第一次踏足這片神秘之地。
自此,在人類眼中月球似乎不再神秘,不少人開始將注意力關注到遙遠的太空,比如,可能曾經有生命存在的火星。
與充滿了外星人情節的普羅大眾相比,科研人員更為務實,與其去探測可能存在生命的遙遠星球,不如就近將月球研究透徹,作為人類進軍宇宙的前站。
可即便現代科技已相當發達,但對於月球的認知仍隻局限於一小片地域。
在引力的作用下,月球的一側永遠隱藏在深邃的黑暗中,無法從地球上進行目測。
那是冰冷荒涼的月之暗麵。
當圍繞軌道旋轉的飛行器掠過這片神秘區域之時,會因為月球遮擋而暫時失去聯係。
與另一麵相比,探索暗麵意味著更多的預算,更高的風險,所以,對於月之暗麵的探索,從來沒有停止,卻也從來沒有深入。
直到四十三年後,一枚巨型隕石擊中暗麵,如同擊穿蛋殼的石子,擊穿地表的同時,暴露出一個深達數十公裏的坑洞。
對於致力研究月球內部構成的科研機構而言,這是個難得的機會,一個月之後,聯合號飛船升空,兩天後,二零一二年八月四日,飛行艙在離隕坑兩公裏的地方著陸。
與直徑超過兩公裏的隕坑相比,長兩米,寬一點五米的月球車如同一粒塵埃,緩慢的向隕坑邊緣挺近。
在預設好的位置停車,兩名宇航精英從車上走下,心懷敬畏。
下方的隕坑如同歸墟,深達數十公裏,深不可測。他們從衛星遙感得知,在深坑的中央,有智慧生命留下的遺跡。
兩小時後,刺目的陽光開始從地平線升起。
無邊無際的光芒如同衝上海岸的巨浪,迅速驅散了月球表麵的黑暗,層層推進,最終刺入深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