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耀明和魏知畫兩人離開後,孫鏗打開了他們留下的木盒。如果說原版的煉銀弩是個美輪美奐的藝術品,那麼這具簡化版的煉銀弩已經將它原來的風格破壞殆盡。甚至已經不能再稱之為原來的名字了。
簡化後的煉銀弩分為四個部件,分為最末端的手柄和鏤空的充能機構,瞄準機構和發射軌道。沒有扳機和發射擊錘,操作它的士兵需要把弩箭裝填進去,然後等待它自動蓄滿能量後發射就可以了。
不過按照孫鏗自己的興趣來說,他對這種神奇的礦石的興趣比煉銀弩本身要大的多。他曾經擔心這會是一種放射性的礦石材料,但經過他用自製的輻射計數器測試過之後,月石的放射性可以說是微乎其微。這是一種完全沒有汙染的新能源,也是一種他從來都沒有認識的礦石。
如果這種月石能源有足夠的儲量,那麼孫鏗可以讓人類陣營提前一千年進入能量時代。這個誘惑,讓孫鏗重新提起了對智月國的興趣。君子無罪,懷璧其罪。智月國要想活下去,隻有交出月礦石產地這一條路可以走下去。
翌日。巨槍烏賊號再次起航出發。不過這次的目的地已經不是黑鐵城,而是在智月國和自由聯邦邊境的一處礦場。
原本這樣的行動是沒有必要出動飛艇的,但是此時飛艇是最有效率的交通運載工具。呂耀明精確的計算過,他們並不需要過多的月石,隻需要數百斤就足以維持前線近萬名士兵的武備了。
在孫鏗的案頭,就擺著一塊拇指大小的月石。在陽光下它很快就蓄滿了能量,用手摸上去,也隻是感到微微有些發熱而已。
那它激發的機製到底是什麼呢?這一點,呂耀明和魏知畫都沒有說清楚。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孫鏗沒有跟隊前往礦場實地考察,而是呆在了書房裏對著這塊月石琢磨。
孫鏗想起自己看到的煉銀弩的構造,想起了它那個特別怪異的發射機關。這種能量型武器沒有使用火藥型武器的擊發底火引燃火藥的模式,而是將充能機構和弩箭分隔了開來。它的激發機構,更像是一個隔板,難道月石能量的激發靠的隻是與金屬材質的接觸?
想到了這兒,他隨手拿過一顆大頭釘,小心的與月石放在了一起。“咻!”的一聲,大頭釘像是裝上了彈簧,猛地從孫鏗手中彈了出去。他嚇了一跳,這才感覺到虎口隱隱作痛。低頭望去,隻見虎口上不知何時已經被大頭釘的尖頭劃破了一條淺淺的傷口。
“原來如此。”孫鏗皺眉,恍然自語道。
危險的實驗在書房中繼續進行,這一次,大頭釘和月石之間隔開了一點距離,中間用一根木條隔開。而暫時充當發射軌道的,是兩本書籍。大頭釘的尖頭對準了書房中的牆壁,孫鏗把木條抽出,又輕輕將月石向前推了一點。
一道風聲之後,月石向後移動了些許位置,而大頭釘從軌道飛出,撞到了牆壁上發出一聲輕響。
他走上去把大頭釘撿了回來,放在手心裏把玩。現在發射機製已經搞清楚了,那麼該如何設置一個裝置來擊發彈丸呢?這個裝置要完成兩步動作。第一,解除月石和彈丸的隔離;第二,讓二者接觸在一起。
腦海中忽然靈光一閃,也許需要一個並不複雜的杆軸聯動裝置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他抽出紙筆,快速的畫出了一副草圖……
兩天後,第一批月石原礦石從礦場運回。雪峰城的各大木器工坊立刻開始全力運轉。在過去幾天的時間裏,簡易煉銀弩(孫鏗已經幫它取了一個嶄新的名字:月弩)的部件已經製作完工,就等著礦石運來,然後進行切割了。
如何將這些大塊的原礦石切割成適當的小塊,很是費了一番心思。不過大家集思廣益解決了這個難題。在雪峰城附近的河流邊,用石錘將原礦石砸碎。因為礦石與金屬相遇會發生反應,輕則發熱起火,重則會導致金屬顆粒像子彈一樣飛出去。而在水中就沒有那麼危險,水溫降低了發熱的可能,水流的存在也讓金屬顆粒的脫離速度下降到一個可以接受的程度。
但即使如此,還是有不少工人在分解礦石的過程中,被小金屬粒擊傷。幸好沒有人死亡,這是不幸中的萬幸。
第一批的月弩一共組裝出了三千套,快速的通過大白鯊號飛艇運往前線。隨艇附送了武器的“使用說明書”——月弩的發明者呂耀明和魏知畫兩人。
後續的製造工作在孫鏗和閆峰的關注下飛速的進行,而前線也抓緊時間,進行大戰之前的最後準備。根據大白鯊號和虎鯊號傳回來的消息,狼族軍團也已經妥善處理了雪崩和塌方導致的道路中斷問題,重新踏上了征途。在飛艇上的情報人員觀察後,給出了雙方接觸時間的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