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單元 應用寫作:調查報告(2 / 2)

修改:

範段4:有許多人,“下車伊始”,就哇喇哇喇地發議論,提意見,這也批評,那也指責,其實這種人十個有十個要失敗。因為這種議論或批評,沒有經過周密調查,不過是無知妄說。

仿寫(語句要簡短以取得明快有力的修辭效果):

修改:

四、作文訓練

1.調查報告沒有固定的格式,常用的是述議式和表格式。認真閱讀下麵兩篇範文,想想其結構與寫法上有何不同。

範文:

中學生冷落世界名著

木公

中學生冷落世界名著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筆者調査了四川、廣東、湖南和河北等省市的73個中學生文學社團的近3000名成員,僅有少部分的成員曾經讀過名著,三分之一的成員正在或即將讀,一半的成員從未讀過。其中,竟然有三位的成員除能說出《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和《水滸》四部書名外,再也說不出另外任何一部名著的書名。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中學生們自己歸納其原因有如下六點。第一,功課緊張,沒有時間,何況名著又多為數十、數百萬言的大部頭;第二,名著反映的都是遠離現實幾十、幾百年前的生活,無法理解透徹;第三,社會上諸如新的讀書無用論的影響;第四,教師和家長不但不加以引導,反而製止中學生讀名著;第五,名著的表現手法陳舊、節奏緩慢,不能直接給文學愛好者以幫助;第六,名著多是套書,書價昂貴,經濟有限的中學生無法承受。

中學生冷落世界名著的現象卻引起了文化界人士的極大關注。一些作家、詩人,以及新聞、出版界人士認為,在當前這種社會背景下出現此現象,純屬正常,不值得大驚小怪或者擔憂中學生的文化索質會因此而降低。著名作家周克芹先生認為,讀書是一件順其自然的事,不能強迫。現代青年注重現實,但並非一切反映遠離現實生活的作品都不願讀。這一點,可從不少中學生愛讀曆史小說得到證實。為什麼遠離現實的外國名著就不願讀了呢?著名詩人白航先生認為,這與我國的教育方式有關,即強調現實不夠,所以引起學生們的逆反心理;強調過去又多是強調本民族的過去。文化界另一些人士則對此表現出憂心忡忡和不安,他們認為,今天的中學生是21世紀的主人,他們的文化素質將關係著整個民族的興衰。“中學生冷落世界名著,可以理解,但我不認為這是一件正常的事。”四川少兒出版社副編審、作家何群英女士綜合社會因索和中學生自身因素以及名著的特點作了較全麵的分析後,這樣說。她動情地介紹了當年自己以及不少文壇前輩讀名著時的情形、感受,然後告誡說:“文學青年不但要讀,而且還要認真地分析研究。雖然不可能及時直接地從中獲得什麼,但會間接地獲得不少知識。”

總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中學生冷落世界名著的現象卻實實在在地存在著。中學生冷落世界名著,其帶來的不良後果,不僅僅隻是關係到他們自身的文化索質。因此,人們一致呼籲此現象能引起更多人士的關注;同時,不少文化界人士對此現象未能在教育界引起足夠的重視而深感遺憾。

評點:

這是一篇分析性很強的調查報告。全文除第一段是用數字擺出中學生冷落世界名著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之外,全部是作者借用幾位作家的話來分析這種現象。觀點鮮明,結構緊湊,

一層深一層,有條不紊,既分析了中學生冷落世界名著的原因又提出了中肯的勸告文中引用的幾位作家的現點,內涵豐富、深刻,值得深思。

2.請認真調査一下同學中考試作弊的情況,以“考試作弊之風不可長”為題,采用敘議的格式,寫一篇調查報告。要求語言簡潔、準確,全文8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