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1 / 3)

雪萊出生前三年,即1789年,法國大革命已開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破巴士底獄。

1793年雪萊一歲。

是年1月21日,法王路易十六被人民處死。同年初英國參加對法戰爭。

1794年雪萊二歲。

英首相庇特停止“人身保護法令”,並宣布禁止舉行群眾集會。潘恩逃往法國。當時英國所有進步組織被宣布為非法。

1799年雪萊七歲。據霍格(Hogg)《雪萊傳》引雪萊妹海倫信說:雪萊六歲時即被每日送往一教士處學拉丁文。

1800年雪萊八歲,作諷刺詩《一隻貓咪》,共五節,三十行。其中二節雲:

有人要想活得長;有些人們卻巴望:

一個老家夥,趁早就完蛋;究竟怎樣最恰當,還請大家細思量,因為我,不能隨便瞎扯談。

但這可憐的貓咪,就是要把耗子覓,來讓它小小肚子塞個飽;有人跟它也一樣,給他個耗子嚼一場,就不會日夜嘮叨沒個了!

此為雪萊詩全集中所載雪萊最早的一首詩作。據有的傳記家猜想,小小的雪萊是在諷刺他的父親等人巴望其祖父比希爵士快死,以便得到遺產和議會的幹俸。

1802年雪萊十歲,入薩昂學校(SionHouseAcademy),該校在勃蘭特福德(Brentford)附近。校長為格林蘭德博士(Dr。Greenland)。

1804年雪萊十二歲,入伊頓學校(EtonSchool)。雪萊在該校近六年,處境極壞。他在薩昂學校時即受同學輩欺侮,至伊頓更甚。隻有一個比他年幼的同學豪立戴(W。S。Halliday)同他友善,據豪立戴回憶,雪萊在伊頓確實備受貴族子弟同學輩欺淩;但雪萊學業優良,視作業和考試如同兒戲,尤其拉丁詩藝出眾超群。

雪萊不敬該校師長,唯同伊頓附近溫莎隱居的一位退職老年醫生林德博士(Dr。Lind)過從甚密。有一次據說雪萊之父欲來伊頓將雪菜送瘋人院拘禁,雪萊秘密托人帶信給林德博士,林德博士親至,診斷為一般發燒,才阻止雪萊之父送子入瘋人院之舉。雪萊時常去林德老人處長談。林德醫生是很博雅的。

雪萊曾說:“林德博士這位老人對我之恩遠過我父。”

雪萊在伊頓除讀葛德丈著作外,讀盧克萊修(Lucretius),普裏尼(Pliny),美國法蘭克林及法國盧梭等百科全書派、孔多塞、英國潘恩等人書,也大量閱讀自然科學書籍。近人金一海爾(King—Hdle)著《雪萊著作及思想》一書中有一章詳述雪萊對自然科學的鑽研,及在這方麵所受教育。

1810年雪萊十八歲,10月入牛津大學UniversityCollege(大學學院)。

該年4月在伊頓時己出版與其妹合著之小說《柴斯特洛齊》

(Zastrozzi),驚險說部而已。9月出版《維克多和卡齊爾詩集》,始有特色。

入牛津後,於11月出版《瑪格雷特·尼柯爾遜遺篇》,12月出版《聖·伊爾文,或羅西克洛辛》均有反封建思想,關於後者見譯序。

1811年雪萊十九歲。

3月25日因刊行《論無神論的必然性》一文而遭牛津大學開除。他在牛津僅住了數月。3月26日離校。

8月28日與哈麗葉·成斯布魯克結婚。11月住凱斯維克(Keswick),迂騷狄,得悉葛德文仍健在。同年與黑奇納女士(MissHitchner)通信,信件往還甚多,大部分談哲學、政治問題,談為理想而犧牲個人的生命等,信中有一詩《致瑪麗》,可見雪萊當時為理想而犧牲的見解:

撲災你眼中悲袁的光焰吧,少女,這光焰在你疲憊的眼中掙紮;要敢於從命運的廢墟,借取決心,你應該堅韌不拔;因為朝霞迸射的金光萬道,未必有如此之燦爛華羌,象你身上的那一片光華閃耀,那不可掩蔽的、最美的光輝。

象你所懷抱的如此美好的夢想,我也甘願拿生命來交換,我將含笑做一個殉道者而死亡。

對著那愛情的不流血的祭壇。

為了心底的寶藏,你願以身殉,如果我也擁有如此珍貴的寶藏,我決不願拿它換取高齡,換取幹癟的兩頰和白發蒼蒼。

1812年雪萊二十歲。1月同葛德文通信。2月12日一4月4日赴愛爾蘭進行政治活動,在都柏林刊布《告愛爾蘭人民書》《關於建立慈善家協會的倡議》

《人權宣言》等文件,並在都柏林集會上公開發表演講,談天主教徒解放等問題。

6月—8月住林茂斯(Lynmouth),作《效艾棱巴羅勳爵的信》,並刊行。

寫作《瑪布女皇》長詩。10月在倫敦見葛德文。

1813年雪萊二十一歲。2月完成《瑪布女皇》長詩及散文注釋。(同年複印成,未公開發行。)同月離特雷瑪多克(Tremadoc),第二次訪問愛爾蘭(至克伊拉內Kiltarney,柯克Cork等地)。4月在倫敦。7月—10月在貝爾克夏亞的勃拉克內爾(Bracknel1,Berkshire)。10月—12月在愛丁堡。12月在溫莎(Windsor)定居。共後往還於勃拉克內爾和倫敦之間。

1814年雪萊二十二歲。刊行《駁自然種論》一書。7月與哈麗葉·威斯布魯克離異,而與葛德文之女瑪麗·伍爾斯東克拉夫特·葛德文同居。7月28日—9月中,雪萊偕瑪麗赴法國、瑞士、菜茵河一帶旅行。

1815年雪萊二十三歲。1月祖父去世,得相當遺產,後助人散盡。8月定居溫莎附近的比曉普蓋特(Bishopgate)。秋,作長詩《阿拉斯特》,否定個人中心思想。作《一個共和主義者聞拿破侖垮台有感》;作《致華茲渥斯》,表示惋惜華茲渥斯背叛革命理想。這些詩,連同《阿拉斯特》長詩一起,均於下年出版。

1816年雪萊二十四歲。

3月,《阿拉斯特》等詩刊行。

5月—9月間旅行瑞士日內瓦一帶,始與拜倫訂交。12月10日,前妻哈麗葉投河自殺。遂與瑪麗·伍爾斯東克拉夫特舉行婚禮。

自年底起,與自由主義派利·亨特(LeighHunt)等人交往。

1817年雪萊二十五歲。

2月5日,與詩人濟慈(JohnKeats)相識。

3月居瑪羅(GreatMarlow)。

法庭判處剝奪雪萊撫養前妻哈麗葉所生子女之權。

作《致大法官》一詩,以示抗議。

寫作長詩《伊斯蘭的反叛》。

發表《關於在整個王國實行選舉製度改革的建議》小冊子。

發表《為夏洛蒂公主去世告人民書》小冊子。

1818年雪萊二十六歲。

《伊斯蘭的反叛》一侍出版。4月抵意大利,從此未返英倫。訪比薩(pi-sa)、萊亨(Leghorn)等處。8月在威尼斯迂拜倫,彼亦早已被英國惡勢力逐出英倫,漂泊至意大利。9月至艾斯特(Este),寫巨著《解放了的普羅密修斯》第一幕,11月訪羅馬和龐貝,定居那不勒斯。

1819年雪萊二十七歲。

寫完《解放了的普羅密修斯》全詩劇四幕,並成詩劇《欠奇》。

作政論《從哲學的觀點看議會改革》未完稿,約二萬言。

曼徹斯特群眾集會遭到騎兵屠殺,對此慘案,雪萊忿極,作政治長詩《暴政的假麵遊行》及其他詩篇。名篇《西風歌》亦成於是年秋。這一年據一般傳記家言,是雪萊最多產的一年。

據雪萊夫人言,“雪萊在1819年時已相信人民與統治者之間的一場衝突已不可避免,而他急切地願望站在人民一邊。他計劃寫一組政治詩,但因當時英國有所謂‘誹謗罪’的法律壓製,不可能出版。”遂以隱晦的語言作《西風歌》等詩預言社會的新生。

1820年雪萊二十八歲。

1月至比薩。6月至萊亨。

《解放了的普羅密修斯及其他》詩集出版。

寫《阿特拉斯的女巫》一詩,此詩為雪萊詩中措詞最難解之作,意境微茫,充滿著空想社會主義思想。

該年與雪萊往還友人中有希臘愛國者瑪夫羅柯達多親王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