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總會過去,春天必將到來。
十月,高考恢複的信息如同春風吹遍綠地,傳遞到全國各個角落。
“政治曆史清楚,擁護忠花鏟地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勞動,遵守革命紀律,決心為革命而學習。”
“具有高中畢業或相當於高中畢業的文化水平;身體健康,不超過25周歲,未婚。另外,對實踐經驗比較豐富並鑽研有成績或確有專長的,年齡可放寬到30歲,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1966年、1967年兩屆高中畢業生)......”
“凡是符合招生條件的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複員軍人、幹部和應屆高中畢業生均可自願報名。”
消息被林大隊長帶回富家村用廣播通知的那一刻,整個知青點爆發出無比沸騰的歡呼聲,晶瑩的淚水在他們日益勞作變得黃黑的眼眶中打轉。
緊迫的時間卻不容許他們多做傷感。
根據下發的通知,現在離考試時間隻剩下一個月,而他們多年沒接觸書本,之前跟著祁知青隻學了短短一月,白日還要幹農活,所以見效並不高。
學習知識迫在眉睫。
韓纖雲眼珠子一轉,反手拉上宋創和幾個交好的知青走出知青院,“走,我們去找大隊長請假,這個月我就不參加農事勞作了。”
“沒錯!咱們快點去,免得待會兒大家都反應過來人多怕出變故。”
等他們請了假第二天不上工專心呆在屋裏學習時,其他人也頓時反應過來,紛紛跑到林家找大隊長請假。
林大保也不為難人,有一個來一個他都同意了。
不僅知青如此,村裏的孩子家長一聽可以高考上大學,也開始自發鼓足了勁兒悶頭苦學。
當大學生可是能光宗耀祖的大事,就算你不想學,隻要你滿足初高中畢業\/讀書的條件,你全家也會逼著你學。
時間走得飛快,臨到進考場前一刻,仍有人抱著書苦讀苦背。
這一年的十二月,沒有冬天,因為關閉十年的考場大門重新打開,考生用激情和滿腔熱血驅散了嚴冬。
一場接一場考試輪番砸下來,被凍僵的手腳、饑腸轆轆隻有饅頭和冷白開來果腹的肚皮,仿佛是對他們意誌力的考驗。
天公也作美。
溫暖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簡陋的教室裏,一排排桌子旁,坐滿了奮筆疾書的考生,參考考生年齡差距之大,不僅有許多兄弟、姐妹、師生同考的情況,甚至還有叔侄同考、夫妻同考的現象。
總之所有人都不想讓機會從眼前溜走。
他們的臉上滿是堅定和執著。
筆尖在卷紙上摩擦的聲音,如同戰鬥的號角,響徹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
鄧梅英隻是四河省溪南縣一中一名平平無奇的普通高中老師。
她以前時常對自己的平凡中庸感到憤恨,憤恨家境、憤恨自己能力、憤恨幸運從來不會降臨在她身上......
但是後來她又不得不感謝這份不起眼的中庸平凡,正是這些原因才能拯救她於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