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晚上要給自己做頓飯,心裏就激動的不行。這些天沒吃過一頓可口的飯菜了!但是白天煙筒冒煙太明顯。

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

晚上村裏做飯的也知道大家會回家吃。做的很隨意,村裏的羊毛不薅白不薅,一個個都先吃完大鍋飯再回去開小灶。

這都是勞動智慧,能省點是點。

很快,各人回各家。

入了秋之後天黑的快,大家都開始做飯。喬孟芝也回到家裏。

她好容易有這麼多材料。看見家裏滿滿的物資,心裏那股小雀躍就湧了上來。

雞蛋的做法多種多樣。

她選擇最簡單的水煮蛋。

把幹野菜泡在水裏,撈出來攥幹,還是嫩嫩的牙尖兒。

切了兩片臘肉,倒一點大豆油。

這對於村裏來講簡直是奢侈的吃法。

一般人用油紗蹭一蹭鍋底就算是放油了,這種切切實實往鍋裏倒油的行為大家都不敢想。

喬孟芝打算做一個水煮蛋,一個野菜炒臘肉,蒸上一鍋大米飯。順便再蒸點雜糧窩窩頭當幹糧,省的她常常處於饑餓之中。

沒一會兒,大米的香甜就在整個廚房裏蔓延開來。

那種濃鬱的米香,聞著就讓肚子裏咕咕作響。

喬孟芝作為美食博主,炒菜那是嘎嘎的。

先放臘肉,把臘肉裏的油脂逼出來,再放野菜。

野菜的清香配上臘肉的鹹香,光聞著一口都能下飯似的。

喬孟芝弄好之後立刻配了一大碗飯空口。

這個年代沒有化肥,全都是地地道道的糧食香。

她從來沒吃過這麼香的米。

哪怕不用配菜,光吃飯就能解饞。從來沒有過這種感覺,看見潔白的大米飯的時候激動的差點想要落淚。自從來到了這個年代,都沒有吃飽過!就想著啥時候能可勁兒吃。

如今這個心願終於實現了。

這個事兒光想想,就覺得無比的幸福!

而且這個米上麵泛著油光,吃起來實在太香了。

再吃上一口臘肉。滋味更加濃鬱。

那種舒坦的感覺是由內而外的。

太爽了。

最後剩下一個水煮蛋。

蛋清爽滑蛋黃細膩。大概是饞的很了,隻覺得這一個水煮蛋都無比的美味。

又猛猛地吃上一口大米飯。

所有的飯菜都被吃光了。她滿足的不得了,趕緊去蒸雜糧饅頭。平日裏有點嚼頭,省的被饑餓貫穿始終。

雜糧饅頭是村裏許多人家的主食,她特意用了新鮮發酵的酵母,這樣做的更加蓬鬆,而且在揉饅頭的時候,還特別奢侈的加了兩勺的糖。

雜糧特有的香味,再加上一點點細微的甜,就連那一點點的粗糙都變得可以忍受了。

而且柔軟非常,按下去還會回彈起來的小饅頭。需要多次的揉麵。

她一點都不嫌累,這種麵是比較難揉的。也虧得她力氣大,這麵算是讓她弄明白了。

想著等過些時日跟人換一點白麵,到時候更細膩香甜!

也不知是怎麼了,來到七十年代,光想到白麵饅頭就開始流口水。

回頭要是做一份白麵餃子,那還不得給人想拽了!看著滿滿當當的廚房,她對未來都多了幾分盼頭。

她簡單做了點吃的。殊不知,因為她做這一頓飯,香味兒往外一飄,半個村的人都饞懵了。

主要是炒菜這味道太猛。那臘肉放上豆油一炒,油香和肉香順著煙筒飄出來。簡直在這個時代“嘎嘎亂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