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紹了網絡技術在實踐應用中最重要的網絡方案設計技術以及結構化布線方麵的知識。通過本章的學習,讀者可以大致了解網絡方案設計的方式方法,有能力設計小型家庭、辦公網絡;可以了解結構化布線方麵的標準及實施方法,有能力參與布線工程的實施。
7.1方案設計
網絡方案設計是一項綜合技能,學會網絡方案設計可以成為係統集成的售前工程師。作為一個好的網絡方案設計人員或者售前工程師,首先必須具備紮實的網絡基礎知識,良好的與用戶溝通的能力,還有對網絡產品性能和價格的熟悉。網絡方案設計大致有以下幾個步驟:用戶需求分析,形成網絡拓撲圖,形成方案文檔。本節將就上述步驟中出現的重點問題作以下描述。
7.1.1用戶需求分析
網絡方案設計和實施的核心是用戶的需求,因此成功與否完全依賴於能否滿足用戶(教學、科研、行政人員和學生)的需求。在方案設計之前,必須要了解用戶對網絡信息應用的需求是什麼,需求量多少,才能規劃建立最理想的網絡環境,避免用戶抱怨和浪費人力財力。
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需求分析是方案設計的開端,也是方案設計的基石。在以往失敗的方案設計中,80是由於需求分析的不明確而造成的。因此一個方案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需求分析的把握程度。需求分析應該先了解宏觀的問題,再了解細節的問題。
需求分析的困難性
有些客戶對需求隻有朦朧的感覺,當然說不清具體的需求。例如全國各地的很多部門、機構、單位在進行應用係統以及網絡建設時,客戶方的辦公人員大多不清楚計算機網絡有什麼用,更缺乏係統建設方麵的專家和知識。此時,用戶就會要求係統分析人員,他們設想需求。
根據以往的曆史經驗,隨著客戶方對信息化建設的認識和自己業務水平的提高,他們會在不同的階段和時期對網絡的需求提出新的要求和需求變更。事實上,對於任何一個成功的網絡方案,幾乎沒有一次成型的。所以必須接受“需求會變動”這個事實,在進行需求分析時要懂得防患於未然,盡可能地分析清楚哪些是穩定的需求,哪些是易變的需求,以便在進行係統設計時,將軟件的核心建築在穩定的需求上,同時留出變更空間。
需求分析方法
根據以往的工程經驗,需求分析工作方法,應該定位在“三個階段”,也稱“三步法”。
第一階段:“訪談式”
和用戶方的領導層、業務層人員的訪談式溝通,主要目的是大體上了解用戶對網絡的需求,並盡可能多地了解用戶方的組織架構、業務流程、硬件環境、軟件環境、現有的運行係統等等具體情況、客觀的信息。並確定本網絡項目在用戶方的負責人和接洽人。
操作方式:訪談、調查表格。
結果瘡式:調查報告、業務流程報告。
第二階段:“誘導式”
在了解用戶信息基礎上,結合現有的硬件、軟件實現方案,做出簡單的用戶流程頁麵,通過給用戶介紹所做的頁麵,讓用戶感覺自己對網絡需求理解的準確程度,和用戶一起探討業務流程設計的合理性、準確性、便易性、習慣性,並及時地提出改進意見和方法。
操作方式:拜訪(誘導)、原型演示。
結果形式:調研分析報告、原型反饋報告、業務流程報告。
第三階段:“確認式”
在上述兩個階段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具體的流程細化、數據項的確認階段,此階段承建方必須提供原型係統和明確的業務流程報告、數據項表,並能清晰地向用戶描述係統的業務流設計目標。用戶方可以通過審查業務流程報告、數據項表以及操作承建方提供的0210係統,來提出反饋意見,並對己經可接受的報告、文檔簽字確認。
操作形式:拜訪(回顧、確認提交業務流程報告、數據項表;原型演示係統。
結果形式:需求分析報告、數據項、業務流程報告、原型係統反饋意見後三者可以統一歸入需求分析報告中,提交用戶方、監理方進行確認和存檔。
整體來講,需求分析的三個階段是需求調研中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三個階段或者說三步法的實施和采用,對用戶和方案設計方都同樣提供了項目成功的保證。當然在係統建設的過程中,特別在采用迭代法的開發模式時,需求分析的工作需要一直進行下去,而在後期的需求改進中,工作則基本集中在後兩個階段中。